芒,神情激動。
除了這個,他還帶來了佛子的其他訊息。
比如佛子誕生於吐蕃的一個偏遠小鎮,降生之時梵音陣陣,空中有蓮花幻影盛開。
比如佛子生而知之,有大法力,會治病救人等等。
最重要的是,在突襲吐谷渾之前,知道這一作戰方針的只有贊普芒松芒贊和手下將軍,吐蕃國民與軍隊眾將都不知曉,只是遵循著贊普的命令向吐谷渾開戰。然而,在吐蕃出兵前的第七天,佛子突然告訴小鎮的居民,他看到大地開裂,鮮血自地下湧出,遊蕩的靈魂無處可依,哀嚎著哭泣,他要去渡他們到西方極樂世界。
佛子離開小鎮,徒步向北而來,
佛子徒步從那小鎮離開,一路向北,一路上雙手合十,不停唸誦經文。不是沒有遇到過惡徒,但那些惡徒在看到佛子之後,非但沒有對他不利,反而求佛子收他皈依佛門,免收人間之苦。
再之後就是佛子渡化唐軍,令他們放下屠刀了。
作者有話要說:放心噠,他們兩個人的感情不會被任何一種形式介入,以後敏之肯定會光明正大地站在明晟身邊噠~
***
歷史上薛仁貴領兵攻打吐蕃,兵敗大非川,慘敗,這是唐朝開國以來對外作戰中最大的一次失敗,薛仁貴因此被一擼到底,被棄用十多年時間,吐谷渾則變成了吐蕃別部。
高原反應要親命→_→作者菌體會過,非常難受,我那時候去的還不是西藏,而是雲南的香格里拉。就上個樓梯,心臟撲通撲通跳得非常快,真得是走兩步歇一會兒,腦袋嗡嗡響……去了一次就不想再去第二回 ,實在承受不來OTZ
***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道可道、浪得一時是一時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不更新就會變鴿子 3瓶;流月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援,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42章 大唐盛世42
從手下那裡聽到這樣的傳奇時,贊普芒松芒贊面上不顯, 心中其實並不怎麼相信。
吐蕃是一個有信仰的國度, 贊普這個稱呼便是苯教傳說中的九乘神靈之一的稱呼, 以示贊普的血緣來自於神明,權位乃是神授。
作為統治者, 贊普芒松芒贊在擁有信仰的同時不會讓自己太過沉浸在對神明的推崇上,畢竟,他才是吐蕃的統治者。他樂意讓自己臣民認為自己是神的化身, 卻不相信世上有其他神的轉世。
如今, 佛子出現……
出於謹慎, 贊普芒松芒贊沒有立刻評斷那個佛子的真假,而是派人繼續監視那個佛子的動向。
弘平三年九月, 大唐與吐蕃簽署停戰協議, 吐蕃願為大唐屏藩, 歲歲進貢。大唐皇帝賜封贊普芒松芒贊為賨王, 一如當初的松贊干布。
大唐乾脆利落地退了兵。
七日後,長安大明宮東宮, 宮人通報之後, 一個侍衛打扮的青年小步走進殿內。
蕭明晟放下手中的毛筆, 抬眸看向來人。
那人躬身走到蕭明晟的桌前, 低聲道:“殿下, 成了。”
蕭明晟目光不動。
侍從神情嚴肅,快速地稟告著。
這一次發兵吐蕃,領軍的薛仁貴雖領著邏娑道行軍大總管的頭銜, 看似要與吐蕃不死不休,可其實不然。吐蕃不好打,那裡的氣候與地形讓大唐頭疼,之前發生的幾次戰鬥中,大唐也只是打退了吐蕃,並沒有徹底戰勝過吐蕃。這一次唐軍雖然帶上了緩解高原反應的藥物,但想要覆滅吐蕃,那三十萬的兵力根本不夠。
吐蕃於大唐,是大患。
大唐佔據中原沃土,遠不是吐蕃貧瘠領土能夠比擬的,從回紇到吐蕃,從突厥再到高句麗,哪一個不覬覦大唐。
高句麗與新羅的遺患,這些年大唐從未放鬆對遼東的管制,一有點死灰復燃的苗頭就下狠手撲滅,絕不輕忽半點。至於上輩子曾經被當做造反口號的王室成員,死的死,廢的廢,保證那些不甘心的復國份子找不到能撐大業的正統繼承人。再加上政策寬厚,不怕那些遺民不歸心。
而吐蕃,可以說是蕭明晟針對計劃最用心的一個了。
他用了五年的時間,親手培養出了一個“佛子”。
吐蕃上下信仰苯教,苯教的創始者象雄古國王子辛饒彌沃佛據載乃是釋迦牟尼佛前世白幢天子的師父,是真是假姑且不論,但苯教教義中確實有著佛教的影子。
但要是有一個天生佛子帶著比苯教教義更加觸動人心的經文教義,走入吐蕃國民之間呢?
信仰於統治者而言是一把雙刃劍,既能夠得到人心又能夠失去人心。當佛教在吐蕃日漸鼎盛,當佛教與苯教之間的矛盾不可調和,可以說全民信仰的吐蕃就到了分裂的時候。
吐蕃一旦分裂,大唐想要平定吐蕃便是輕而易舉。
吐蕃贊普恐怕做夢也想不到,就為了今日的佛子神蹟,蕭明晟一邊培養著“佛子”,一邊派人喬裝走南詔國入吐蕃,挑了一個小鎮搞神蹟。等到“佛子”可以出師後,將人送到那小鎮,繼續神蹟。
雖然“佛子”的攝心術學得不太到家,需要用一點特殊的藥物來加持,但是,對付那些信仰狂熱者,足夠了。
至於什麼梵音陣陣,蓮花綻放,一點暗示外加你一言我一語的描述,說多了彷彿就成了真相。
目前而言,“佛子”的行動還是相當完美的。他全心全意地扮演著佛陀轉世的悲憫,不吝出手救人,日日為那些死在沙場上的亡靈誦經祈福,再加上藥物的影響,“佛子”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吐蕃人知曉,對他佛子的身份毫不懷疑。
蕭明晟勾了勾唇角,而後道:“大軍現在走到何處了?”
“已至鳳州,再有一日便能歸京。”
蕭明晟唇角笑意更深,他的敏之回來了。
*
大軍凱旋,皇帝對有功之臣又是一頓封賞,身為副將的賀蘭敏之的官職跟著升了一級。
外人無從得知的是,新晉的忠武將軍出宮的時候還附帶了一位太子殿下。
知道他們表兄弟感情好的皇帝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今天份的奏摺已經批完,他就不將兒子扣在延英殿裡了。
皇帝的賞賜被送到了賀蘭邸,而蕭明晟和賀蘭敏之則先去了楊府別苑。
這陣子楊老夫人的精神不大好,武順擔心母親,便搬去了楊府別苑與她一起住。
蕭明晟記得上一世外祖母就是死在了今年,雖然日子是在八月初二。或許是這一世日子過得平順,心態較之上一世還要安穩,又有蕭明晟安排的藥膳,楊老夫人已經跨過了當初的死期。
只是,再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