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分卷閱讀97

熱門小說推薦

首的狼牙軍對自己太有信心了,他們在攻下洛陽城後,完全沒想到自己有打不下天策府的可能。絕大部門兵力都被派去攻打天策府,留守在洛陽城中的狼牙軍也就五萬來人。

天策府這一回終於在人數上佔據了優勢。

再有洛陽城中始終不肯放棄裡應外合的武林中人,天策眾將搶回洛陽城的過程可謂是無比順利。

安祿山還在洛陽行宮中做著稱帝的美夢,賀蘭敏之已經帶著人殺到了行宮前。

安祿山是做夢也沒有想到天策府竟然還有實力反撲,還反撲得如此順利,他手底下不計生死想要護安祿山離開,但被洛陽城內屍橫遍野的情景刺激得眼睛發紅的賀蘭敏之根本沒給他這個機會,帶著天策眾將對其圍追堵截,最終讓賀蘭敏之活捉了安祿山。

在賀蘭敏之看來,此人壞大唐社稷,千刀萬剮也不為過。

賀蘭敏之將被關在地牢中誓死不降的李憕等人放出,讓他們安撫洛陽百姓。至於那個十分識時務已經投到了安祿山麾下的官員,賀蘭敏之直接將人扔進地牢裡,準備秋後算賬。

現在距離安祿山范陽起兵一個多月的時間,狼牙軍主力被他分成了兩支,一支進攻洛陽,一支則進攻潼關。洛陽與潼關乃是通往長安城的重鎮,只要攻下這兩處,狼牙軍就能夠直入長安。

安祿山的野心絕不是區區一個東都洛陽就能夠滿足的。

只是,楊國忠無能,未能阻止狼牙軍鐵蹄攻至洛陽,但潼關天險有大將封常清和高仙芝鎮守,領軍堅守不出,這才阻了狼牙軍大軍之攻勢。

若不是李隆基昏聵,聽信宦官監軍邊令誠的讒言,下令斬殺了封常淸和高仙芝兩位大將,啟用哥舒翰卻又指手畫腳,潼關豈會失守。

蕭明晟眼眸微闔,幸好還來得及,這會兒封常淸和高仙芝還在鎮守潼關,還沒有被李隆基坑死。

作者有話要說:#嫌棄我老了?我記住了#

#神特麼太宗皇帝,朕還沒死,還莫得廟號#

#祖父牛掰,祖父他媽也牛掰,哇塞,我們全家都很牛掰啊#

#朱劍秋:只恨自己歷史學得太好,現在有點亂,捋捋先#

***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紫月、天涯無悔、道可道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醉月 20瓶;月盈、晏十七 10瓶;旦那、望天三更 5瓶;紫月 4瓶;小王子 2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援,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52章 大唐盛世52

蕭明晟這些來自於異世的人,不僅重傷時身體直接化為光點消失, 雖然能夠正常飲食, 但若不食不水也沒有飢餓疲憊的感覺, 再適合戰場不過。蕭明晟留了五千天策將士,助這個世界的天策府清點俘虜打掃戰場, 壓著那群狼牙俘虜做苦工修復被他們破壞的城牆房屋。

蕭明晟則與賀蘭敏之則帶著太子李賢,還有剩下的九萬餘天策將士,再有曹雪陽等將軍, 直向潼關而去。

天策大軍與潼關守備軍聯手, 直接將那十萬狼牙軍包了餃子, 一個不留,盡數斬殺。

狼牙軍主力就此死的死, 俘的俘, 但各地叛亂勢力還沒有平定, 朝廷奸相賊臣早就令民怨沸騰, 此番安祿山起事正是以清剿楊國忠為名,安祿山是叛逆, 楊國忠更不是什麼好東西。

解了潼關之圍後, 蕭明晟帶著人一路直奔長安城。

不得不說, 李承恩這張臉帶給了蕭明晟不少便利, 透過潼關的時候, 一句“陛下有旨”,封常清和高仙芝根本沒有阻攔,直接給他們讓了路。

說是“陛下有旨”也不算騙人, 畢竟,李承恩的陛下是蕭明晟。

長安那邊,得到叛亂已被大體平定,賊首安祿山被俘之事後,李隆基龍顏大悅,被楊國忠等人阿諛奉承得飄飄然,認為楊國忠說得對,安祿山本就不成氣候,區區蠻夷所帶幾十萬烏合之眾,哪裡是大唐鐵騎的對手。

能平定才是正常,平定不了才是廢物。

長安城中,一反確定安祿山反叛後的惶惶不安,又開始了歌舞昇平,一片和諧盛世之景。

直到……蕭明晟帶著九萬天策軍,直入長安城。

彼時,李隆基還在大明宮與楊貴妃享樂,顯然,他並沒有從這短短一個多月的叛亂中吸取到什麼教訓。他並不知道,若是沒有蕭明晟帶人阻了狼牙軍的鐵蹄,再過六個月的時間,就連長安城都要落入安祿山之手,而他堂堂大唐君主,不得不棄長安而入蜀地。

蕭明晟帶人入長安,這一身玄冕,沒有避諱任何人,就這麼堂而皇之地直入皇宮,負責守備的護衛都驚呆了。有人想要阻止,但蕭明晟身後的天策將士直接出手將人制住。

等李隆基意識到不對的時候,蕭明晟帶來的人已經圍了整個大明宮。

李隆基看到一身帝王玄冕的蕭明晟,驚呆了,旋即就是大怒。

然而,還沒等李隆基怒斥蕭明晟大逆不道妄圖謀反,他就被人堵了嘴扔到一邊,蕭明晟下詔,命文武百官入含元殿覲見。

百官不敢耽擱,連忙進宮。有武將倒是發現了今日大明宮的護衛中多了不少天策府的人,但他們並沒有多想,只以為皇帝下令,命天策府將士入宮護駕。

這些年,神策軍固然有壓倒天策府的架勢,但神策軍沒能鎮壓的叛亂被天策府鎮壓了,又有一個簡在帝心的李府主在,天策府自然再度得了皇帝重用。楊國忠想要重得帝心,恐怕得費些時間。不過宮中有備受寵愛的楊貴妃在,楊國忠也不會受多久冷落。

只文武百官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含元殿上坐著的卻不是當今聖上,而是一個身穿龍袍的陌生男人。而他下手處,還站著一個身穿太子常服的青年。

奉旨入宮的太子李亨看到那個一身明黃太子常服的李賢,眼睛都要脫框而出了。

“你……”這種情況,楊國忠不敢跳出來,但有一些忠於李隆基的臣子穩不住了,當即上前一步,怒斥道:“大膽!”

“放肆!”李賢身邊,李承恩上前一步,厲聲道,“竟敢對陛下無禮!”

百官見是李承恩,當即就想要怒斥他叛君。不過,有人伸手拽了一把那人的袖子,制止了他接下來的話。滿臉怒色的大臣扭頭看向同僚,卻被同僚抬了抬下頜,示意他看向一旁。

那位大臣往旁邊一看,頓時瞪大了眼睛。

那、那不是李承恩嗎?!

眾人死死盯著一臉苦笑的李府主,猛地扭頭看向殿前甲冑披掛的李承恩,嘴巴張了張,半點也沒能吐出一個字來,只心中不免嘀咕,李府主何時有了雙胞兄弟,他們竟一點風聲都沒有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