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分卷閱讀181

熱門小說推薦

百官看向大伯。

徐正懵得不得了,趕緊答道,“這是長生研究出來的新材質,十分耐用,雖然看上去纖細,但比以往的漁網更經久耐用,而且捕魚效果更好,價格也便宜。”

說完還加了一句,“長生說這種材料不夠環保,用壞了必須回收,由我們徐家村處理。”

百官哪聽得懂,聽到價格便宜,點了點頭,趕緊問了一句,“它可能用來捕麻雀?”

徐正也是一愣一愣的,居然問他漁網能不能捕鳥,這是什麼怪問題?

不過,他這幾天可是吃了好幾天麻雀,當然知道徐家村現在曬糧食的地方,果樹上,都立了這些漁網,就是用它捕捉的麻雀。

答道,“可以,我徐家村正是用它捕的麻雀。”

一片安靜,然後滿臉驚喜。

“陛下,吾等秋收有救了。”

李世民也是一喜,有徐家村的例子在,肯定假不了,加上漁網便宜,可行,說道,“趕緊去徐家村核實,如果確實有效,督促徐家村大量生產漁網,務必運送到大唐十道。”

大伯徐正提醒道,“用壞的漁網不要丟棄,我徐家村高價回收。”

漁網也是塑膠回收機制中的一環。

自有官員前去辦理相關事宜。

大伯也跟著下去,走路都帶風,他一個老百姓居然上了金殿,雖然也就說了兩句話。

金殿上原本愁雲慘淡的氣氛都變了。

“這個徐家子,有好東西居然不提前交出來,害我等愁眉不展了這麼久。”

“可不是這個理。”

“如果這漁網能護住糧食,哪怕一成的糧食,徐家子也算立功了。”

“這可是為天下百姓保住了糧食,功勞可不小。”

有人提議道,“陛下,徐家子有恩於百姓,還請陛下重賞。”

李世民想了想,道,“上次徐家子提出的養豬新法,有利於民生,朕還在想著怎麼獎賞他,如今,他又製造出能捕麻雀的漁網,這樣吧,等漁網的事情落實,一併獎賞。”

百官點點頭,不少人臉上羨慕,徐家子才四歲,居然就屢立功勞,又和太子交好,怎麼看能前途無量。

李世民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大,徐家子可是他作為寒門代表安排進朝堂,本來覺得年紀實在太小,還得等幾年才能見效,沒想到居然屢屢給他帶來驚喜。

看來他還是太保守了,有些步伐可以加快一點。

而被李世民寄予厚望的寒門代表徐家子,正和一群孩子在後山掏鳥窩。

“長生長生,好多麻雀窩,好多鳥蛋。”

徐長生心道,難怪他們徐家村這麼多麻雀,抓都抓不完,原來都在山裡安家了,生了一窩又一窩。

看他直搗老巢。

麻雀蛋雖然小,但烤來吃特別好吃。

當然,他是不敢在山上生火的,要是發生火災就罪過了。

除了搗鳥窩,他們還帶了漁網取捕魚。

徐家村山下就有一條河流,正是秋季魚肥的時候,河魚味道比池塘養的魚可好吃多了。

徐長生和一群孩子瘋得都快忘記他是個讀書人了,這樣無拘無束的快樂十分難得。

等徐長生和長柏哥兒提著魚摟著一捧麻雀蛋回徐家村的時候,他才知道朝廷來讓他們生產漁網了。

大生意啊,眼睛都亮了,這可得賺不少錢。

但……

大祖父正和前來的官員交談,“這次的漁網,我們徐家村只收取成本費用和一些人力費用。”

那官員感恩戴德,“天下的百姓一定會記住徐家村的恩惠,陛下一定會記得徐家村的付出。”

這次購買漁網,可得朝廷補償不少錢,哪怕這樣,對大唐百姓來說也是一筆額外開支。

徐家村願意低價出售,為天下百姓帶來了實在的好處。

徐長生耷拉著腦袋,唉聲嘆氣,但他聽了一會兒也就知道,這是國難財,的確不可取,他徐家超市還掛著利國利民四個字,他可不想被人說欺世盜名,人啊,有些東西還是要堅持的。

他雖然知道麻雀在古代危害極大,但沒想到危害居然到了這種程度。

想了想漫天趕都趕不走的麻雀,他知道這個官員沒有誇大說辭。

既然是為國為民,不賺錢的事情,徐長生扭扭捏捏地看向面前的官員,“這事兒陛下知道吧?”

那官員一愣,然後笑了,“徐家子放心,陛下說了,你上次提出新法養豬有功,加上這次為百姓保住糧食,到時候一併賞賜。”

徐長生鬆了一口氣,這就好。

他又不是聖人,無私奉獻這等好事肯定要讓陛下知道啊,況且做好事的人不賞賜,以後肯做好事的人就會越來越少,那就罪過了,可不能開先例。

既然陛下知道,徐長生又沒心沒肺地跑去玩了,走的時候還讓大祖父送一點麻雀給這位官員。

徐長生想了個辦法,就是將麻雀炸了抽真空,放徐家超市賣,味道真的不錯。

這個假期,他風風火火的玩個痛快,當然也不全是玩。

比如,他現在帶著一群孩子到處跑,但還是會抽空讓他們拿出兒童科普讀物來教他們。

他可不會忘記,他每次宣學的時候,那一雙雙迷茫的眼睛,他明明已經盡力簡單的講了,可別人還是聽不懂。

原因只有一個,他們一點基礎沒有。

徐長生要散播科學的種子,那麼身邊這群小孩子是最好的物件。

年齡小,世界觀還沒有徹底形成,觀念很容易改變,教這群小孩子說不定比教那些讀書人還快一些。

比如,現在問這群小孩子,他們都能回答出水的三種形態,還知道怎麼改變水的形態。

這種東西在小時候教給他們,他們會根深蒂固的記在心裡,當成常識,而大人,只會當成十分奇怪的東西。

山野之中,每個孩童腰間都掛著一個算盤,手上拿著一本彩色的書。

坐在大樹下,開開心心地念著書上的內容。

徐長生崇尚的是因材施教,並非一定要在安靜的教室中才能教學。

看他面前的這些學生,不就學習得特別認真特別感興趣。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