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距離他宣佈封筆的那年,剛好五週年。
顧禮洲從小酷愛閱讀,在大一時迷上寫作。
他曾經的最高紀錄是連續一週不休不眠,他可以隨時隨地進入自己構建的那個幻想世界,掌控筆下人物的愛恨情仇。
熱血,亢奮,毫無睡意。
二十歲,不知冷熱,朝氣蓬勃的年紀,就像是生長在沙漠裡的仙人掌,就算不用雨水澆灌,也能野蠻生長。
他對創作著魔,就連做夢都沉浸在小說世界裡。
在大多數學生還在惆悵什麼時候能安排上甜甜的戀愛時,他已經簽約了星河世紀,成為一名網路作家。
他把所有精力都傾注在創作上,在圖書館裡不斷地積累新的知識,在跋山涉水中追求新的刺激,在錦瑟年華里收穫了一批又一批的讀者。
他覺得時間怎麼都不夠用,就算每天只休息四五個小時還是有一種浪費時間的負罪感。
他急著成長,急著畢業,急著獲取更多的空閒時間。
二十六歲。
巔峰之年。
他的第五部長篇作品在網站獲得過億的點選量和超百萬的收藏,成為星河世紀的第一流量大神。
這些資料意味著什麼呢?
意味著整個榜單的第二名到第十名加起來,都還不及他一個。
可人的精力終究是有限的,就像是燃燒著的蠟燭,火苗越旺,燒得越快,當他意識到自己的身體出現一些問題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最初是胃炎,腸炎,頸椎炎,嘴角上火,眼睛疼痛這些小毛小病找上門來,體重瘋狂下降。
“你不能久坐。”
“你不能一直對著電腦。”
“你的眼睛需要休息。”
醫生的這些勸告他都知道,可他停不下來。
無數的人在看著他,等著他,還有無數的作者在後面追著他。
誰不想要在至高點停留的更長一些呢。
就像那麼多人要不斷挑戰和重新整理吉尼斯世界紀錄一樣。
頂級的創作型人才大多都是瘋子。
他依然不知疲倦地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在小說世界裡。
沒有時間就切斷社交,沒有精力就多補覺。
可接二連三出現的症狀卻不停地折磨著他的意志。
腰椎突出,肩頸疼痛,偏頭痛,玻璃體混濁,每一樣病症的出現,都像是上天給出的警告。
有一天醒來,他發現自己的耳朵裡出現了持續不斷的嗡嗡聲。
醫生說:“這是神經性耳鳴,你平常是不是經常失眠?熬夜了?年輕人不要總熬夜。”
“你太瘦了,多吃多運動,把身體養好才是關鍵。”
“你再這樣下去,身體會垮掉的。”
神經性耳鳴有多痛苦?
那感覺就如同樹上的蟬貼在耳邊嗡嗡嗡地叫,二十四小時片刻不停,讓人變得煩躁不堪,無法集中注意力。
而創作最需要的就是注意力。
它不像流水車間,想幹就幹,幹完就走。
它需要不斷地積累,需要新鮮事物的刺激,需要靈感的爆發。
突發性耳鳴就像是上天給出的最後一記警告——你必須休息。
逐漸加重的病情迫使他放慢腳步。
“這都斷更將近一個月了啊,追得一點都不爽。”
“可不可以尊重一下追更的讀者啊,這三個月連續請假多少回了?”
“成名了就是不一樣啊。”
“我覺得文筆也就這樣,江郎才盡了吧。”
人怕出名豬怕壯,哪個行業都一樣。
顧禮洲那時候的心態調整得很快,微笑著接受批評,向讀者們道歉,在治療好耳鳴之後,沒再斷更。
一直到出現那次轟動全網的事件發生。
#著名作家萬里舟猥褻女粉#
#萬里舟酒店照片#
#萬里舟真名#
#萬里舟人品極差#
#萬里舟作品抄襲九芒星#
#萬里舟和九芒星是校友#
……
這是一場蓄謀已久的權力之戰。
對方‘證據’確鑿,打得他措手不及。
從那一刻他才真正體會到人心的狠毒和人性的涼薄,遠比小說世界可怕得多。
流量就像是大海里的水。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一夜之間,臭名昭著。
雖然事發後團隊做了緊急公關,反駁各種抄襲言論,也找了最著名的律師團隊打維權官司,最後還找到那位女粉絲髮布澄清影片,但依然擋不住謠言的散佈。
“萬里舟猥褻女粉後還恐嚇其刪除帖子”“女粉絲不堪騷擾患嚴重抑鬱症”“萬里舟全靠炒作出名”類似博人眼球的標題層出不窮。
就像每個人聽見六小齡童這幾個字就聯想到孫悟空一樣,很多人在網上提起‘萬里舟’這三個字的時候,自動聊起了他猥褻女粉,作品抄襲的這些事情。
隔著螢幕,真真假假,大家誰都看不透,但好奇卻是人的本能。
兩邊粉絲撕得不可開交。
九芒星的作品點選量從第七被頂到了第二。
一個痴迷於創作的人,能熬得過夜深人靜的寂寞,抗得過身體出現的問題,忍得了讀者苛刻的評價。
但也會在某一瞬間,感到極度崩潰。
那感覺就像是經歷了一場突如其來的大海嘯,消耗了滿腔的熱血與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