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江海。
“你怎麼說話的,我是你阿姆怎麼就不給進屋,還有這房子本來便是你爹的。”烏白的阿姆楊氏氣急敗壞的。他小兒子這段時間天天跟他們對著幹,以前雖然不愛說話但做事是聽話的,讓他翻土絕對不會去拔草。現在突然跟他們作對,整天躲在這個破爛的小舊泥屋,不過去大宅幫忙幹活。
哼,房子是他爹的小破泥屋明明是十幾年前早被他們荒廢掉,另起了個磚房做大宅,一年多前烏白娶親,他大哥便趁機哆嗦家裡的長輩分他出去住。可分的不清不楚,連再起個新的房子都肉疼直接讓他們住牆頭草雜草覆蓋了的廢棄小破泥屋,良田瘠地二十畝只劃了一畝瘠地分與烏白,並且還要讓烏白像往常一樣幫大宅幹活。
以前的烏白老實人由著他們使喚,現在的巫白可不,被人買了還要傻傻湊上去替人家算錢。
“你……你反了啊,不進便不進,趕緊上大宅幹活,你阿爹大哥他們都等著你呢。”楊氏見小兒子堵著門不動,只好站在門口,叫喚他出門幹活。
“沒空。”巫白不耐煩的撇嘴,合門想關上了。
“欸,沒空沒空你天天待屋裡頭為什麼沒空,大宅那邊農忙需要人手,你……你這不孝子,生了你做什麼用,早知道就不要你了。”楊氏指著巫白大聲罵。
“成天躲在屋裡,你可是你阿爹倖幸苦苦掙錢交了一百塊才正正規規上人口的。那時候起早摸黑,一刻不敢停歇,一個月攢個七八塊,去掉日常費用還能留下多少,你知道湊個一百塊多苦難嗎?你現在就是這樣回報咱們的啊!”
“本來有了你大哥,你就不能再要了,可是我跟你爹咬牙將你生下來,盼著你娶親生子,為烏家開枝散葉。”
“我跟你爹一年一年拉扯大你,好不容易能夠成婚,親也給你找好了說好了,你卻不知道從哪裡背了個衣衫不整的破哥兒回家,犟勁要娶他。現在好了,成親一年多那個肚皮喲,丁點反應都沒有。”
“這樣的哥兒能有你這樣的蠢腦袋要是他三輩子修來的福分,可惜沒富貴命卻落得一身嬌貴病。無所出又不幹活不勤快,柔柔弱弱,三頭兩天用藥。雖然撿回來省了聘禮聘金,但是一年多花在他身上的藥費不少了吧,及得上禮金了。”
……
“哎呦,烏家的又吵起來了。”
“烏小子咋不給長輩搭把手呀。”
“對呀,不孝了。”
巫白冷眼旁觀一群長舌婦,不,長舌男長舌姆唱戲。真是頭疼,雞毛小事,不明真相,摻合過來幫唱。
“很閒是麼?碎碎唸的。”巫白冷著臉,輕聲對著圍了他家門口一圈的村裡人說著,聲音雖小倒也奇蹟般鑽入一群人耳中。
眾人察覺巫白身上散發的冷氣,以及望過來眼眸中的戾氣,不由合上嘴,漸漸離去。走遠了,嘴上還在嘮叨。“這烏小子真似撞邪了,脾氣變得奇怪極了。”
“對嘛,我也覺得,之前明明很實在,現在那個硬脾氣喲。”
“哈哈哈,脾氣不一樣硬嗎?死活看上一個撿來的哥兒。”
“聽說那哥兒撿回來的時候衣衫不整被別人那啥了,哎呦喂……我要盯緊我家小子,可不能瞎了眼。”
“成天供在家裡,十指不沾陽春水的,真有福氣,比咱們好多了。”陰陽怪氣說著,展開十指轉動著看自己粗糙的雙手,比不得比不得。
樹頭下一名長相清秀的哥兒安靜聽著這一切,又安靜離開了。
☆、第41章 水果王國:背景
“秋哥兒,你又跑去烏白那裡了阿姆跟你說過多少次,沒緣分就是沒緣分,阿姆給你相鎮上的漢子,那才有出息。”烏秋秋哥兒的阿姆勸著他唯一的哥兒,盼望他嫁個金龜婿,讓他們姆子兩人過上好日子。
“你阿爹去的早,留下咱們兩個活受罪。”說著說著哭了起來。
“阿姆你別這樣,我知道了,會聽你的話的。”秋哥兒抱著他阿姆安慰道,心裡想著以後還是暗地裡去吧。
而巫白這邊直接關上門,隔絕楊氏在外。
每一次,楊氏烏宅那邊都慣用同一招,給烏白一次又一次,一而再再而三重複他們給了他多大幫助,他就應該老老實實給他們幹活。事實上,之前的烏白的確老老實實任勞任怨給烏宅幹活,從來不推脫。
要說沒有分他出來,一家人做一家活也就罷了,可現在給點破屋爛地便叫人分走,分了兩家人還要人如舊上趕著給人幹活就說不過去了。
話說這個世界所處的國家是個小國,國之下為鎮有二十個,以鎮為中心有分佈五六個村子,而巫白所在的鎮有六個村,每個村以姓氏聚集,他們的村即叫烏村。
除了漢子哥兒之別,這個國還特別在它限制人口增長,鎮裡面戶籍的每對新人只能生一胎,生出來無論是漢子或者是哥兒一律不允許再生。村裡的戶籍相對寬鬆,頭胎如果是個哥兒那麼還可以再生一胎,不過第二胎不論漢子亦或是哥兒不可再生第三胎,但是假若頭胎便是個漢子即不能生第二胎。如果誰家超生就要重罰,否則不予上戶籍,落為黑戶,再且罰款額度不一樣,試情況綜合考慮由相關部門定額。
當年楊氏頭胎便生了漢子,即他大哥烏元,理論上是不允許再生,但是當時楊氏的公公烏廣見人丁稀薄,立下承諾讓楊氏不要有負擔不要打掉肚子裡的孩子,儘管生,生下來不管是漢子哥兒他自己掏錢給上戶籍。
於是便有了烏白,又多一個漢子,烏廣心裡甭說有多高興。那時烏廣打拼大半輩子,加上人吃苦耐勞,手頭積蓄比同年齡的村裡人要富裕,看著小泥屋住了有些年頭,漏雨漏風的,並且自己唯一的兒子烏忠差不多要娶親即楊氏,所以想著找處地方蓋上磚房。
村裡現在大部分人住的都是黃泥屋,現在蓋房一般人也會重新蓋會黃泥屋,少量人家才有能耐住磚房。可想而知,當時烏廣在村裡算得上是個有錢人,但蓋磚房給烏忠娶親依舊花去他大部分錢,也沒想到相關部門見他們家住磚房認為他家有點積蓄加重超生罰款,最後他出了八十塊錢,剩下二十希望烏忠自己補上。
那時的楊氏因為自己是同伴中唯一嫁入住磚房的人家,性子逐漸膨脹,咋一下聽公公誇下海口的話不能兌現,心裡有些不舒服,這也為忙碌一輩子的烏廣晚年病重不得安頓照顧埋下種子。
以至於現在楊氏開口閉口他們為了給烏白上戶籍花費了多少多少心思,卻絕口不提他爺爺烏廣的部分。原先的烏白並非真正蠢腦袋,成天被自己阿爹阿姆洗腦,自己心裡明白他爺爺才是對他最好的,分家之後他還回大宅幹活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想要照顧被安置在柴房的烏廣。
另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