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分卷閱讀355

熱門小說推薦

一系列嫻熟而又自然的動作看得目瞪口呆了。

他活了大半輩子,還從來沒有見過這種吃法,鼻端聞到的香氣勾得他垂涎欲滴,腹中早已如擂鼓一般了。

當下,顧不得去研究這是什麼做法,便接過筷子,開始享受美食起來。

見他一副迫不及待的樣子,二丫友情提示:“小心燙。”

但,來不及了,猴急的秦秀才已經被表面看著不冒熱氣但實際非常滾燙的高湯給燙了一下。

“沒,沒關係。”他齜牙咧嘴地說著,舌尖嚐到的鮮美令他眼眸一亮,頓時食慾大開。

“好吃,太好吃了。”作為老饕的他,在嚐到了這道不知名美食的好滋味之後,忍不住連連讚譽。

湯汁濃郁鮮美,食材豐富鮮嫩,好吃得舌尖都在發顫。一根根米線上附著油脂,入口爽滑,勁道。吃一筷米線,再小心翼翼的咂兩口湯,鮮美,醇厚的滋味在嘴裡徘徊,整個靈魂感覺都要融化了,額頭也不禁滲出了幾顆汗珠。

最後,他把大瓷碗裡所有的食材都吃完了,連一滴湯汁都沒有剩。

末了,碗一放,撫肚大呼:“痛快!”

這是秦秀才近年來吃過的最好吃的一頓飯食了,那滋味,賽過神仙。

看到桌子上的碗碗碟碟都被他一掃而空,謝家姐妹和雲生都不禁笑了。

謝悠然問:“先生覺得這吃食的味道如何?”

“好,太好了。”秦秀才朝二丫豎起大拇指,“二姑娘好手藝。”

二丫微微一笑,依然矜持地站在姐姐背後。

她在廚藝方面很有天賦,一點就通,但性格靦腆內向,還是不善於跟人溝通。

很多時候,她就像一朵嫻靜淡雅的荷花,靜靜開放。

秦秀才又看向謝悠然,難掩十二分的好奇:“敢問大姑娘,此吃食謂何名?”

謝悠然道:“過橋米線。”

前世,她在執行任務的時候,在雲南蒙自待過兩年,非常愛吃當地的過橋米線。

雲南的過橋米線堪稱“一個人的盛宴”,比臉還大的海碗加上幾十個裝滿食材的小碟子,還沒吃,心裡就已經有了天下唯我獨尊的快感。

現代很多的街邊小店,打著過橋米線的幌子,賣砂鍋米線,清一色的紅底黑麵的砂鍋,裡面裝了一點米線和幾種蔬菜,再加了很多調味料,嘗一口,滿嘴的雞精味兒,比起真正的過橋米線來,差的簡直不是一星半點兒。

第378章 打廣告

正宗的雲南過橋米線分為米線、高湯 、拼盤三個主要部分。米線是基礎,高湯是靈魂,而拼盤輔料則是米線的生命。過橋米線的拼盤輔料主要由各種優質肉類和新鮮蔬菜組成,是構成過橋米線的基本元素,為過橋米線的製作提供了豐富而優質的原材料。

過橋米線的關鍵是在於一碗湯,這碗湯的做法很講究,原料除了豬骨頭外,必須要用兩隻壯母雞,一隻老鴨子。用三隻壯母雞、兩隻老鴨子是不行!這是多年來廚師積累下來的經驗,這樣燒出來的湯才鮮,而且一定是老鴨子!

雞鴨都要現時宰殺,而且要把雞血留著,等到用猛火把豬骨和雞鴨煮上五個小時後,把湯裡的所有東西撈出來,把雞血擠成碎塊放進湯裡,不停攪動,這時雞血會把湯裡的雜質凝在一起,湯從乳白色變得清澈透亮。撈出沉澱物後再把豬骨放進去,用小火再慢慢燉一兩個小時。

這一道工序後世很多的過橋米線餐廳都不用了,嫌麻煩複雜,好些湯裡也不用老鴨子了,都用清一色的養雞場出產的飼料雞,但在雲南當地一些地方,還是保留著這種傳統的做法,謝悠然當初也是為了這碗湯驚豔,所以特地跑去請教了一個會做傳統過橋米線的老婆婆。

如今她要開餐廳,要麼不做,要麼,就要做到最好最正宗,才不至於砸了這道名小吃的招牌。

所以她把這一套都交給了二丫,而二丫也不負她的重望,做出來的高湯跟她記憶中一模一樣。

聽到這道吃食的製作工藝如此繁雜,秦秀才不禁嘖嘖稱奇,歎為觀止。

但俗話說,拿人手軟吃人嘴短,吃了人家的東西,總得問問人家的來意。

於是正色道:“二位姑娘今日給不才嚐了如此美味,不知道在下能為你們做些什麼?”

謝悠然抿唇一笑,心道這秦秀才還挺上道的,跟聰明人打交道,就是省勁。

她眸光微微流轉,笑容清澈和煦:“只需要先生幫我們打個廣告做個宣傳而已。”

秦秀才愣怔:“打廣告?做宣傳?”

……

隔日,醉仙居里,正是飯點,人比較多的時候,清瘦儒雅的說書先生講完了今天的故事,忽而話鋒一轉,醒木一拍,道:“諸位,今兒不才興起,就再給大家講個故事,不知道列位聽客,可有興趣一聽?”

酒館裡掌聲如雷,“好!”

這位說書先生每天就只說一個時辰的書,絕不多說一刻鐘,每每聽客都意猶未盡。

今天聽說他要額外多給大家講一段,大家自然十分高興,這掌聲也就格外的熱烈。

且見秦秀才醒木一拍,唰地一聲,扇子一打,便開始講起了故事:

“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書生,喜歡遊玩,不願下工夫讀書。他有一個美麗的妻子和一個年幼的兒子。夫婦之間,感情很深。但妻子對書生喜遊樂厭讀書深感憂慮。對書生道:‘你終日遊樂,不思上進,不想為妻兒爭氣嗎?’聞妻言,書生深感羞愧,就在南湖築一書齋,獨居苦讀,妻子也與書生分憂,逐日三餐均送到書齋晌生。

書生學業大進,但也日漸瘦弱。妻子看在眼裡,很心疼,思進補之。宰雞煨湯,切肉片,備米線,準備給書生送早餐。兒子年幼,戲將肉片置湯中,書生的妻子怒斥兒子的惡作劇,速將肉片撈起,視之,已熟,嘗之,味香,大喜。即攜罐提籃,送往書齋。因操勞過度,暈倒在南湖橋上。

書生聞訊趕來,見妻已醒,湯和米線均完好,湯麵為浮油所罩,無一絲熱氣,疑湯已涼,以手掌捂湯罐,灼熱燙手,大感奇怪,詳問妻製作始末,妻一一詳道。良久,書生說道,此膳可稱為過橋米線。書生在妻子的精心照料下,考取了舉人,這事被當地百姓傳為佳話。從此,過橋米線的名聲不脛而走。”

說著,醒木一拍,道:“這,就是我今天要講的故事。一道關於過橋米線的美麗傳說。”

酒館裡眾人聽得如痴如醉,有些人為夫妻倆的故事感動,有些人為那道美味吸引。

有人忍不住就問了:“先生,真有過橋米線這麼一道吃食嗎?”

秦秀才想到昨日吃的那鮮美的滋味,腹中饞蟲又隱隱作怪了。

遂笑道:“不才有幸,昨日剛嘗過此味,到今日仍覺鮮香繞舌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