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陡坡下山,翻過這片林子就是。”我指著地圖上的圓圈,很肯定地畫定了目的地的位置。蔣書記驚歎說老獵戶就是老獵戶,他在月苗寨當了小半輩子書記,只知道有撫仙湖這麼個地方,離月苗寨大概有半日的路程。怎麼也沒想到,我們按老木頭所指的捷徑,只花了兩個鐘頭就趕到了目的地。此時是下午三四點鐘,日頭正濃,遠處不斷地有閃閃的波光,透過樹林間的縫隙反射過來。
我想起阿鐵叔和香菱,他們從大路追趕楊二皮,眼下說不定也正在撫仙湖地區,只是撫仙湖面積太大,冠中國深水型淡水湖之首,容積量達到數百億立方米,想在這裡碰面實屬不易。這樣一想我不禁犯愁,撫仙湖面積如此之巨大,我們上哪兒去找白眼翁。他要是萬一住在湖中央的孤島上,我們連涉水的筏子都沒有,又該怎麼辦。蔣書記並不知道我在心煩什麼,他見我皺眉,以為是旅途疲倦,索性打開了話匣子開始向我們介紹撫仙湖的由來。
“唐時懿宗年間,朝廷要攻打南詔,派湖南觀察使蔡襲為經略使。這個蔡襲麾下有一文官叫樊綽,他收集了大量的南詔國資料,期間還曾經幾番涉險,深入民間去調查南詔國情,後來仗打輸了。樊綽一看沒飯吃了,就開始著書立傳,這其中有一本叫做《蠻書》的,就相當於是當時的雲南地方誌。他在書中稱撫仙湖為大池。在後來的《澄江府志》裡,有一篇也是講撫仙湖的。‘量水川即唐書架水縣,大池,撫仙湖也。’後稱羅伽湖,據《明史·地理志》記載:澄江府‘北有羅藏山,南有撫仙湖,一名羅伽湖’。這個名字可能和宋元時南詔、大理段氏在澄江設羅伽部有關。‘撫仙湖’這三個字的由來,據說是根據一則神話而來:相傳玉皇大帝有一天派了兩名大仙下凡考察民情,估計主要就是看看百姓是不是都按時上香交供。這兩位大仙一路上,邊考察邊遊玩,甚是歡樂。他們來到滇中之後,看到一池碧水,波光粼粼,頓時就被吸引住了,覺得這地方比天上強多了。空氣好無汙染,最重要的是不用跟其他神仙擠房子住。頓時流連忘返,站在湖邊上忘了年月。我們都知道,這個神仙是長生不老的,沒有太強的時間觀念。他們這一站就是千年,最後變為兩塊並肩搭手的巨石,永遠留在了湖邊。所以此地才會有撫仙湖一名。”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