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什維克對參戰各國發出停戰邀請。他們原相信帝國主義戰爭會被各國工人階級起義所代替,俄國只是第一個。沒有實現。對德Brest-Litovsk條約談判,列寧要求接受德國條件。布哈寧反對,要打革命戰爭;托洛斯基是不戰不和,即宣佈不打仗,但不接受德國的和平條件。
對德和約三派中,布哈林佔多數,托洛斯基其次,列寧最少數,只得與託結盟。托洛斯基對德攤牌。德國人驚呆:從來沒有一方退出戰爭卻不接受戰勝者條件的事情。德軍進攻,三天之內推進150英里,相當於過去三年的總和。布林什維克膽寒,列寧親自向柏林發電報,接受一切條件。
為免在Brest-vsk(佈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恥辱和約上簽字,托洛斯基辭去外交人民委員,讓一位沙皇時代的外交官接任簽字。俄羅斯失去了烏克蘭、波蘭、芬蘭和波羅的海沿岸,失去了1/3的人口和耕地、54%的工業和89%的煤。
“這是蘇俄政府以空間換時間的成功外交。它充分地利用了國際間的矛盾,使新生的蘇俄政府有了鞏固政權的時間,為此後維護政權創造了有利條件。而且,由於此一外交策略的成功,列寧的個人聲望也達到了頂峰。”以上引號內,是後人從正面角度作出的評價。
不管怎麼說,1918年3月3日,歷史回到了原點,俄國退出世界大戰,德國終於擺脫了兩線作戰的困境。當德軍掉過頭再看整個世界大戰的格局時。發現戰局絲毫無法樂觀。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