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早在朱元璋開國的洪武年間,由於要清丈全國土地,朝廷便將宋代已有的魚鱗冊制度正式推行天下。
魚鱗冊就是土地登記簿。
將房屋、山林、池塘、田地按照次序排列連線,再標明相應的面積、土質、貧瘠等性質後,土地就被固定下來,成了民間田地總冊。由於一塊塊田圖狀似魚鱗,故有此名。
在洪武二十六年,經過核查後的天下田畝總數是八百五十餘萬頃。在這個過程中,魚鱗冊的出現,使得朝廷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摸清了地權、清理了隱匿。以當時的管理水平來說,魚鱗冊是地政管理史上的一個巨大進步。
然而封建社會就是這樣,出道既巔峰,之後一蟹不如一蟹。
隨著時光推移,到了明代中葉,由於賦稅苛重,人民紛紛逃亡,再加上歷年土地轉手,隱匿等等原因,魚鱗冊事實上已經紊亂失實。
於是到了弘治十五年,全國登記在冊的土地居然只剩下了四百二十餘萬頃;短短一百零九年的時間裡,國家用來納稅的土地竟然減少了一半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田地居然長了腳,大概都裝上推進器跑去木星了。
從這裡就能清晰地看到,地主階層是怎樣利用隱田來掏空國家的:理論上隨著人口增長應該越開越多的田地,百年間就可以縮水一半。
所以到了這個時候,魚鱗冊制度就已經徹底崩壞,反而淪為了士紳和胥吏聯合起來侵吞國家資產的工具。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