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分卷閱讀10

熱門小說推薦

叫李奉恕起床上朝。李奉恕早上起太早頭痛,因此起床時脾氣不太好。昨天李奉恕好好表演了一把什麼叫力拔山兮氣蓋世,僕人們更怕他了。

李奉恕捏著鼻樑皺著眉,他頭疼。幾個女人伺候他洗漱換衣,大承奉在一邊低聲道:“富太監的人昨天晚上來了……”

李奉恕站著,閉著眼,沉聲道:“要是太后鬧么蛾子,不用回了。皇帝沒死,也不用回了。”

大承奉閉上嘴,沒話了。

王修起得早,滿院子溜達。周烈起得更早,光著脊樑拿著把槍在耍。沒有女眷就這點好處。

李奉恕早上沒怎麼吃飯,皺著眉往太陽穴上抹薄荷油。王修啃煮玉米,腮幫子一鼓一鼓跟只老鼠似的。

文官最近為了加薪的事兒內訌了。李奉恕畫了個大餅,然後讓戶部核准庫銀及近十年稅收。然後,顯而易見,諸位撕上了。

李奉恕閉著眼睛捏鼻樑,冷笑一聲:“知道去年江浙鹽稅收了多少麼。”

王修老神在在啃玉米,周烈傻乎乎接話:“不知道啊?”

李奉恕比了兩根手指。周烈老實:“兩萬兩?”

李奉恕道:“二十兩。”

周烈愣了,王修咯吱咯吱嚼玉米。

半晌無話,王修拿了只新玉米,忽然道:“我以為,俸祿再翻幾倍,也趕不上諸位大臣小臣貪的。你這加俸的手段既明目張膽又簡單粗暴,他們也不會上鉤的。”

李奉恕沒吭聲,心裡接了一句,你可真看得起他們。

他們當然知道。起碼何首輔和劉次輔肯定知道。攝政王抓著把魚食把一池塘的魚都翻了起來,所有魚都心知肚明攝政王要幹嘛,所有魚都耐不住要去吃魚食。

沒人會真的說出來,否則什麼意思,給大家加薪不好麼。

大家都是人精啊,這話要說也是別人說,才不會自己說。

大承奉彎著腰跑進來,低聲說了句。李奉恕一皺眉,鼻子裡似笑非笑呼了一口氣。

李奉恕沒打算出家,所以他還是有欲`望的。他喜歡一種石頭,綠的晶瑩,產自交趾。這東西比一般玉要硬,不大好加工,所以成品的翡翠稀少。何首輔的了塊上好的翡翠料,又在交趾找了翡翠師傅,一齊送到攝政王這裡來了。

王修比了個拇指:真不愧是首輔,送禮的學問都研究透了。

一般上位者最忌諱臣下妄自揣測自己的心裡,又忌諱臣下不揣測。何首輔揣測到了李奉恕喜歡翡翠,又不妄自揣測李奉恕愛掛件還是擺件。翡翠石好尋,夠格的翡翠師傅中原王朝可沒有。送個翡翠師傅,可比翡翠石厲害多了。

李奉恕漠然站起,走進院子裡抽了根蔥扔大承奉懷裡:就雕這個!

今兒風有點大,大承奉抱著根蔥風中凌亂。

王修嗤笑。攝政王為啥喜歡翡翠,因為蔥心綠唄。

皇帝下了朝要聽講課,按理說攝政王要陪著。可惜但凡李奉恕在書房,帝師肯定要講什麼是正朔什麼是大晏的正朔。李奉恕擔心自己一直陪下去皇帝以後只會寫“正朔”倆字兒了。再說帝師花白鬍子一把年紀,慷慨激昂過了頭一口氣嘎巴背過去就上不來。

所以他心安理得下了朝就回府睡午覺。

今天下了朝他剛想走,龍椅上的皇帝奶聲奶氣叫了聲:“李愛卿!”

李奉恕反應了半天合著這“愛卿”是自己。

他轉過身去看皇帝,似笑非笑道:“陛下,你還是叫臣叔叔吧。”

皇帝甕聲甕氣哦一聲。

李奉恕等下文,等了半天沒有。皇帝坐在龍椅上越來越鬱悶,李奉恕看一邊的富太監,富太監低眉順眼不抬頭。

皇帝伸出兩手,撅著嘴。

李奉恕沒對付過小屁孩,他需要富太監給他翻譯。富太監做了個抱的動作。

李奉恕恍然大悟,幾步上前一把把皇帝陛下撈進懷裡。皇帝哼了一聲。然後把臉貼著李奉恕的脖子在他懷裡趴趴好。

小孩子骨頭都軟,也沒什麼分量。軟綿綿一團。

李奉恕很吃驚。皇帝給他娘教的,天天給李奉恕擺臉色,今天怎麼轉性了。去書房的路上皇帝在他懷裡打起小呼嚕。

富太監低聲道:“稟攝政王,陛下這幾天一直做噩夢,沒怎麼閤眼。”

李奉恕看富太監一眼。富太監道:“陛下說了,攝政王在就不做夢。”

李奉恕道:“既然如此,直接去寢宮吧。不坐肩輿,我們走著去。”

太和殿到乾清宮著實挺遠,攝政王在前面抱著皇帝健步如飛,後面跟著一溜僕人小跑。小孩子都挺喜歡被人抱著,也不知道為什麼。皇帝在攝政王懷裡搖搖晃晃睡得正舒服。他夢見一隻威風凜凜的大老虎馱著他走,周圍魑魅魍魎看見大老虎就跑,不敢再欺負他。

他抱著大老虎的脖子心裡想,要是大老虎一直馱著他,保護他,就好啦。

第8章

王修半夜起來撒尿,無意間抬頭一看,書房燈還點著。他繫好褲帶過去一看,李奉恕湊在燈下翻著一堆卷宗。李奉恕雖然本來就不愛說話,但很少能看見他如此嚴肅的樣子。他的側面被燈火銳化,額頭到鼻樑到嘴那條線非常犀利。

王修推門進去。他有點好奇,今天晚上那五個許久不見的錦衣衛悄麼聲地來過一回,送了一堆東西。李奉恕一直在翻,晚飯都沒吃。

“你在看什麼?”

李奉恕也沒抬頭:“你倒是從不避諱。”

王修一揮手:“都是一根繩上的螞蚱,咱倆誰跟誰。”

李奉恕向後一靠,把手上的案卷往桌上一扔:“我看看,大晏到底爛到哪一步了。”

王修沉默一下:“還有救?”

李奉恕笑了一下。

“沒了。”

當年太@祖設立九邊,九邊大多土地貧瘠,就算把這些人榨出血來,收成也就那些。為了應急打仗,於是太@祖和晉商達成了一個協議,叫開中法。這些晉商往大同太原寧夏和延綏等地運送糧食,可以換來合法販賣官鹽的權利。晉商十分迅速地壟斷了河東兩淮的鹽引,在江南如同盤踞。

當初這些晉商和太@祖的協議是每年五百萬石糧食,鹽引卻沒規定具體的數量。大晏的土地一直在擴張,邊界戰線越拉越長,糧食卻越來越跟不上。晉商的軍糧簿現在俗稱“黑帳子”,這裡面黑的深不見底。每年告訴朝廷運到九邊的是一個數,實際上是另一個數。這裡面能吃的,更少了。

神宗朝時有改善,但是沒有作用。現在的局面是,軍糧供不上,朝廷每斤鹽抽的稅不到兩文。

“這幫山西商人不但控制著軍糧,還控制著所有富庶地區的鹽政。假如哪天有個異族告訴他們,賣了大晏,他們可以得到更高的利潤,他們會如何?”

王修回答得毫不猶豫:“賣掉大晏。”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