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就在馬芳在宣府總兵衙門裡懷疑自己與趙岢換防這件事裡有高務實的影子時,高小公子已經離開翰林院,坐在馬車上往皇宮而去。
本來,他是打算在太子伴讀這件事確定之後就悄悄去和劉顯父子見個面的,但朱翊鈞的閒極無聊讓他沒能抽出這個空,只好派人去傳了個口信,說等太子不明確相召的時候再去。
其實劉顯也很想跟高務實見上一面,畢竟高務實回京雖然只有幾日,但京師民間風評對劉顯已經十分有利,而朝廷那邊也已經有韓楫領銜上疏,要求南京都察院就劉顯革職候勘一事仔細查證,務必確保不是冤假錯案——言下之意就是現在肯定是冤假錯案了。
對此內閣還沒有明確批覆,但並不是其中出了什麼漏子,而是韓楫的上疏只是第一波,後續還有跟進的——高拱嫡系、晉黨等都會挑幾個人出來上疏。
按理說,區區一個武臣的“小事”,犯不著這麼大的排場,但考慮到南京守備勳臣畢竟也是與國同休的魏國公,且劉顯又是第一個投效高拱的南軍大帥,因此面子給得比較足。
當然,除了面子因素之外,還有一個不足為外人道的原因就是,眼下趙貞吉為總憲,南京都察院其實也要聽趙貞吉的指揮,高拱為了讓趙貞吉知道自己對此事的重視,所以故意把聲勢做得浩大一點,免得他跳出來搗亂。
趙貞吉自從掌握都察院以來,一直把都察院看做自家後院,對於高拱這種對南京都察院指手畫腳的行為很是不滿。不過,眼下他的主要精力集中在京營改制這一塊,正跟霍冀打著嘴仗,兩個人輪流上疏,一個說京營舊制弊端重重,不改不行;一個說京營貴在穩定,只有三營分制,兵權不集於一人,才是長久之策。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