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太傅、中極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郭樸今日內閣當值,剛入值房,便對新近入直文淵閣的翰林院編修蕭良有道:“今日是不是有求真的上疏?拿來我看。”
蕭良有本身就是高務實的同年,經過一起編纂《大明會典》,現在已然算是好友了,他當然清楚郭樸和高務實的師生關係,對於高務實到任廣西巡按之後的第一次上疏,他早就料到郭樸一定會親自關注,所以郭樸一開口,他便微微躬身道:“元輔,求真的疏文已經放在您案頭了。”
郭樸滿意地點了點頭,自己走到案前坐下,拿起高務實的疏文看了起來。
這篇疏文名為《為紓民困請劃廉州府於廣西布政司疏》,題目當然是很高大上的,內容也非常光明正大,但他疏文的大意很有意思,其中的思想幾乎是和他得以成為“六首狀元”的那篇策論完全一致。
就是說,廣西之所以亂,關鍵在於窮。就像他策論裡說的:今天下之大患在於貧:吏貧則黷,民貧則盜,軍貧則鬧,國貧則弱……所謂貧也,於小民而言,其產不足自給,其易不足自用,如是究其所源,無非生產不豐、交易不暢。
因是故,欲使官吏不貪,先加其俸;欲使小民不盜,先富其收;欲使士卒不鬧,先足其餉;欲使國家不弱,先豐其庫。
而他的這篇疏文也是按照這一思想,提出:“廣西之貧,非獨地力之有限,非獨人力之不足,實因其地之所產,皆無以加工販售者也。”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