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有明一朝的京察既分北察南察,又分四品以上自陳、五品以下堂審兩類。也就是說,對於不同品級的官員,其考察方式亦有差別。故時人稱:“大臣與小臣不同,出處進退自有法度”。
而這一法度,即是“四品以上及翰林院學士,例該自陳;其餘各衙門堂上五品及所屬五品以下等官,合照節年事例,本部會同都察院並該衙門堂上官考察,分別奏請定奪”。
四品以上官員及翰林學士,透過向皇帝上呈自陳疏,靜候皇帝的宸斷的形式來完成京察程式;而五品以下的官員則由吏部與都察院共同舉行堂審,予以考察。
楊巍所主北察、海瑞所主南察,本質上是對於南北二京所管諸布政司(省)的五品以下官員進行“去留考察”,之所以王錫爵會擔心海瑞,並不是擔心海瑞直接把他本人如何如何了,而是擔心牽連。
此前多次說過,明代官場的特色,既有師生關係,又有鄉黨關係,到了如今甚至還有派別關係。王錫爵作為心學派的臺柱之一,許多門生安排在南京所管的衙門那是再正常不過了。
如果王錫爵的門生在京察中大量被黜落,勢必會引起朝野關注。而到了這一步,實學派方面十有八九便會趁熱打鐵,開始猛烈彈劾王錫爵本人,那麼事情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不過對於五品以下官員的考察一貫比較複雜,還有許多流程要走,此時暫不詳述。且說最為便捷的“大臣”自陳,尤其是北察自陳引發的此番丁亥京察第一場“戰鬥”。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