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高務實接過了將來“以建築新法重修皇極殿”的任務,百官和民間震撼最大的其實不在於那新法據傳“不畏雷擊”,而只是更淺顯地感慨高司徒之豪富,乃至於他“為隆聖眷”所下的血本之大。
實際上,高務實自己都忘記了一件原本會出現在十年後,而最終可能影響到大明國運的大事正與此有關。
原歷史上的1597年農曆6月19日,紫禁城內火光滔天。一場起因不明的大火,從金水橋西側的熙和門驟然騰起,蔓延至皇城中央的皇極、中級、建極三大殿。
狂風裹挾著烈焰,捲成數丈高的火龍,但凡觸碰到木質結構的樓堂宮軒,就迅速燃起一片火海,屋瓦在肆掠火中噼裡啪啦地爆炸,火星倒如冰雹般滿天紛飛。
這場發生在萬曆二十五年的皇城大火,最終席捲了半個紫禁城。除了三大殿全部被付之一炬外,皇極門(後世太和門)及其兩側的掖門也全部焚燬,群臣早朝廣場兩側的文昭、武成二閣,連著廊房一起被燒成了灰燼,“自掖門內,直抵乾清宮門,一望荒涼”。惟獨午門因為隔了條大名鼎鼎的金水河,才得以倖免於難。
或許是因為大明這紫禁城五行屬火,以至於從建成到明亡的230年間,竟發生過47起火災,平均5年就要來一次。更巧的是,在這次大火的九個月前,乾清宮和坤寧宮也毀於火災,整條皇城的中軸線都給燒沒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