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割首級這事兒李家軍歷來擅長,至於蒙軍殘餘負隅頑抗,在他們面前也翻不起什麼浪花兒來。不過,既然不是名正言順的正面殺敵,李如松本人就沒那麼大興趣了,他在率部發動進攻之後並沒有親自去清剿蒙軍殘敵,而是去拜見了經略高務實。
李如松這人脾氣比較“復古”,他堅持的是一種在這個時代看來十分神奇的文武同權思維,不同意也不承認文臣比武將高貴,因而他本質上並不效忠於某某文臣或者文官集團,而是隻效忠於皇帝。
但是,如果說當今文臣體系之中還有人能真正鎮得住李如松,那麼高務實應該說是當仁不讓的那位。其中的緣由極其簡單,不是因為高務實地位高崇,也不是因為高務實富甲天下,而是因為高務實戰功赫赫。
在李如松的眼中,高務實的地位再高、財富再多都和他無關,不具備可比性。惟獨戰功這一條是李如松關心的,而偏偏是在這一條上,高務實比他更有底氣。除此之外還有一點與此相關,就是李如松感到高務實自身也有些異類,是一個不那麼在意手底下戰功歸屬於具體某個人的大帥。
簡單地說,就是李如松認為高務實在這一點上比其他人都公正。後來又有一件事,讓李如松對高務實的公正有了更加直觀的認識。
“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則吏不敢慢,公則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這段話本是高務實前世學習中央精神時從朱總理口中聽來的,當時只記得是一句明代的箴言,具體出處卻沒在意。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