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哭什麼哭,二柱不是沒事嘛。”潘永民今天格外格外強硬了些,或許是兒子差點出事,他也有了些變化。
“二柱,你好好休息,讀書的事不急。”潘永民悶著頭往門外走,走之前就放下了這麼一句。
看著張氏收拾碗筷出去洗碗了,潘安回到床上,打開了學習機,“123,我要怎麼把抽獎得到的東西拿出來。”潘安準備喝一瓶初級記憶強化水,開始背論語。
“點左上角的揹包,然後看著你想要取的東西,默唸取出就可以了。”按照123所說潘安忽然有些好奇,這個揹包可以裝外面的東西嗎,好奇他就問了出來。
“不可以,揹包只能裝抽獎抽出來的東西。”123打破了他對空間的幻想。
哎,他這金手指不給力啊。
取出了初級記憶強化水,是個小玻璃瓶,裡面裝著2ml的藍色液體,拔開瓶塞,一飲而盡,突然覺得腦子清明瞭許多。
從床頭的一堆書中抽出論語,翻到了做標記的那一頁,正背到“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往常,這麼一句話,得讀個五六遍,才能一字不差背出來,如今讀了三遍,就背的很牢了,果然是很有效果的,最逆天的是背下來就是永久的,完全違反了記憶規律,不愧是金手指。
第二天一早潘安吃完早飯就準備出去溜達,還沒有親眼看下古代的風景。
潘家村臨山,風景十分秀麗,但是地處偏僻,就算是去縣城,都要走整整一天的路,人家與人家之間也不是很密集。
雖然大多數人都姓潘,但是不代表姓潘的都是親戚,潘安在田埂間溜達,不時有幾個老人小孩和他打招呼,他都微笑迴應。
沒看到人家在背後嘀咕說他變了,以前木訥得很,是不是招了什麼,他也全不在意,頗有點悠然自得的閒適。
剛回到家門口,就碰到了潘平,潘平隨他爹和他們爺爺,膚色偏黑,且他五官硬朗,鼻樑挺拔,長得還不錯,放到現代是個標準帥哥,不過這裡流行偏陰柔些的美。
例如潘安這樣,潘安隨了他娘,膚色很白,五官精緻但並不女氣,看著斯斯文文的,一看就像讀書人。
潘平看見他先是一愣,似是沒想到他會從外面回來,反應過來後就大搖大擺地走過來了,下巴抬的老高,“二柱啊,看看你這小臉白的,跟個女人似得,怎麼不在屋裡躺著,反正你也考不過這麼拼也沒用,到時候哥成了秀才會照顧你的。”
中二少年啊,潘安在記憶中知道了當初會沾上話本,就是潘平鼓動得他,雖然因此沉迷只能怪自己意志力差。但是以他不低的上輩子情商來看,這潘平當初是自己迷上了話本,怕潘安比自己學的多了,才攛掇他看的。
雖然潘平一直瞧不起潘安,把潘安當個跟班,但是跟班更不能比自己學的多,這類性格的人潘安上輩子見得不少。
不能說潘平多壞,就是性格自私了點,估計是被爹媽慣的。
潘安對潘平微微一笑,面上十分淡然,“我聽哥的,那我回去休息了。”
潘平頓時覺得打在棉花上,以前潘安聽他這麼說都是先露出不甘的神色轉而失落不語,他再說兩句就指使潘安去給他跑腿幹活。
潘平也沒多想,只以為潘安因為生了場大病情緒沒調整過來,雖然不能把潘安叫回來替他去給王二送信,但是以後還是可以的嘛。
第4章 田賦
這三天潘安已經把論語背誦好了,接下來的才是重頭戲,雖然論語的入門成了100%有了一次抽獎機會,潘安並不想立刻使用。
在潘安看來這抽獎就是看機率啊,次數越多,抽到好東西的機率就大,先攢著,不管是不是這樣,起個心裡安慰。
接下來他打算背孟子和周易,孟子約三萬五千個字,他已經會背大半,而周易約兩萬五千個字。刨去已經會背的部分,他大概要背兩萬兩千多字。
要是正常背,如果一小時能背一千字,他要背二十多個小時,但是人是會遺忘的,所以可能要用三到五倍的時間,也就是六十到一百個小時,每天背十個小時,也要六到十天,如果用初級藥水,就是三到五天。
這只是小頭,除了這些他還有三十多萬字等著自己,如果只用初級記憶強化水,就需要四十五到七十五天。
這樣一算,用五瓶初級記憶強化水,三瓶中級記憶強化水可以把背誦的時間控制在一個半月之內。
如果他的背誦效率不錯的話還能再縮短一些。
且他現在開始要每天抽出一個時辰來練字,背誦好這些書以後還要練練寫詩,詩詞格律只是讓他基本明白怎麼寫而已。
至於釋義,他儘量背一些,大部分還是要指望抽獎了。
這樣看來今天過後他就得閉關讀書了,不然真的是沒戲了。
“哎,這日子可真是沒法過了,後天就是交田賦的日子了,家裡留出讓大柱和二柱考縣試府試要交的甘結費和其他雜費後,真是沒有一點餘錢了。”奶奶姚氏在向爺爺訴苦。
院子本就不大,潘安溜達到菜地旁邊,正好在爺爺奶奶視窗下,不湊巧就聽到了。
自新帝登基以後,雖然賦稅減免了不少,但是對於潘家這種農戶來說也是個大支出。
目前田賦是分夏秋兩次徵收,分本色和折色兩種。本色就是交糧食,折色就是交布,絲或錢幣。
“那就交糧吧,還好從今年開始不用再交人丁稅了,不然就是把家裡糧食都交了也不夠。”爺爺潘德福聲音低沉,嘆了口氣,潘安聽出了他的愁緒。
“哎,要是把糧食交了田賦,剩下的糧食也就夠吃一個月,這個冬天可怎麼過啊。老頭子啊,不然只讓大柱去考得了,二柱那個樣子去了也是白花錢呦!”姚氏開始打起了讓潘安不去考的主意,潘安聽了心裡一顫,只希望潘德福不同意。
結果也如潘安期待,這麼多年都把潘安咬牙供下來了,種了的稻穀終於能結穗收貨了,就看是實粒還是空殼了。怎麼也得收下來看看啊。
“大柱,二柱都去,這事沒商量,你去柳兒那借些糧食和錢吧,等永貴把這筆活幹完得的銀子也能讓我們過完這個年。”潘德福的語氣有說不出的滄桑,但又異常的堅定。
潘安沒想到家裡這樣艱難了,看來這次考試不成功便成仁啊。
他悄悄回到自己房間,開始認真讀書,看來等考完縣試,他就得思考一下賺錢之道了。
一轉眼一個半月就過去了,在三天之前潘安已經把四書五經都背誦完畢,且已經背完論語的釋義,開始看孟子的了。
他的晉江學習機的知識模組這一項,也已經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三字經(精通):5%
千字文(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