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伍子胥心情不好。
平時國家不遇到事情還行。一旦遇到事情,特別是重大的事情,他便感到孤立無助。在幾個能夠做出重大決策的人中,他是孤立的,沒有人和他的意見一致,明明他的意見是對,也沒人聽。
伯嚭能說會道,范蠡巧舌如簧,明明是錯誤的事,他們能夠說成是對的,而且說的理由非常充分,讓吳王不得不相信。不得不按照他們的意思辦。
伍子胥知道,這都不是主要的原因。他之所以節節敗退,根本的原因,是他失去了吳王的信任。吳王已經徹底改變了對他的印象。
之前,吳王對他是尊敬的,是唯言是從的。而現在,他在吳王心中,是一個居功自傲,偏執迂腐,強勢自大的人,而恰恰這是做臣子的大忌。
甚而至於,吳王以為伍子胥欺負了他。
眼見得,越國一步步掙脫了吳國的控制。伍子胥憂心如焚。
在姑蘇臺,對於越國提出的組建維持治安的三千人軍隊的事,雖然還沒有做出最後的決定,伍子胥的意見佔據下風,而吳王傾向於伯嚭和范蠡的意見。
這就說明,越國組建軍隊的事已成定局。
伍子胥隱隱覺得覺得這就是一個圈套。事情怎麼會這麼湊巧?如果假定這就是一個圈套的話,那脈絡是很清楚的。先是設計一個貢品被劫的事件,凸顯越國的治安不好,說明越國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吳國的利益,然後派一個重量級的人物到越國來道歉獻寶,從情感上收買了吳國王。然後提出組建軍隊的事,加上伯嚭范蠡推波助瀾。最終迫使吳王同意越國組建軍隊。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