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佈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吟唱完最後一個字後,不知道劉徹是不是在這詩歌之中找到了共鳴,一時之間都忘了要司馬相如點評的事情。
隔了有好一會兒,劉徹才對著張遠說道。
“這詩歌不是送給諸位郎官,而是送給朕的吧。”
劉徹是明君麼?
將時間刻度劃為兩千年來看,他是的。
北擊匈奴,鑿通西域,經營東南,開拓遼東。
他締造了伺候兩千年中華帝國的基本輪廓,實現了一個國家前所未有的盛隆,樹立了一個民族彪炳千秋的自信。
但是僅僅看他即位的這幾十年,還有他身邊人的結果,張遠不覺得他是個明君,而是一個徹頭徹尾僅憑自己喜好來判斷事物的暴君。
眼下感覺劉徹很有可能覺得自己在諫言,張遠也有些慌了,封建時代可不是誰都能在皇帝面前諫言的,情急之下張遠對著劉徹說道。
“臣不敢,陛下乃真龍,凡間之行為言語都不可度量陛下之行為言語。
臣之所以選用這首詩歌,是真心實意的勸誡在場的諸位郎官在這大好年華之中,為大漢盡忠為陛下盡忠,不要到了老了才發現沒有做過對大漢對陛下有裨益的事情。”
此時此刻劉凱已經有些慌不擇言了,要知道現在儒家還是被打壓的物件,無為而治才是當前的治國方針,竇太后這個大漢的最高統治者只覺得下面的人只要按照祖制辦事,不逾越不創新即便是沒有功勞也不會出現過錯。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