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分卷閱讀126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事情,便想聽一聽說故事的人真實的想法。

宋玉延道:“樓二的人已經到了天竺了買種子了,相信入秋就能回來,若是能成功種出棉花,那日後百姓便不必再穿紙衣。棉花與木棉不同,它柔軟、蓬鬆,能紡織成線,又織成布,冬天可將之填充進被褥中,很是暖和。最重要的是它產出比木棉多,種植成本低,經濟效益卻好……”

紙衣便是紙做的衣物,但它不是書寫用的紙,而是用桑皮的纖維等造出來的衣物,衣物粗糙也不耐寒,往往是窮苦的百姓常的。

“難怪你如此惦記此物,是又想弄個園子種植棉花了吧!”唐枝道,她覺得宋玉延之所以知道此物不是從別人那兒聽來的,或許也是她“那邊”常用之物。

宋玉延知道蠟燭、造紙等的製造方式,而且拿出來的技術往往都會比目前的技藝更有新意、更加先進,甚至連目前沒有的物種,對其作用都一清二楚……她的來歷讓唐枝越發好奇。

過了幾日,陳採杞要到明州城去看唐浩根,她找唐枝陪同,姑嫂倆人可以一起到保恩院聽經、上香。

宋玉延正好也被劉綽找去商議占城稻之事,而想到她許久都不曾帶筍兒與餅兒出去踏青了,便藉此機會帶他們也到明州城走一走。

於是乎,原本的唐枝、陳採杞姑嫂倆便變成了唐宋兩家人,筍兒與餅兒這是第一次到明州城去,都十分興奮,一路上嘰嘰喳喳,有“十萬個為什麼”要問。好在陳採杞也不嫌他們吵,而是在聽宋玉延回答“十萬個為什麼”時,也湊到了小蘿蔔頭的身邊去一起聽。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