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徘徊在三省交際之處的小袁營動了,拋棄了義軍的旗號,舉起了官軍的大旗。袁時中從一路義軍頭領搖身一變成為了登萊總兵下屬的參將了。
兩萬多人的隊伍也一分為二,一路七八千人去了郯城,一路萬五千人則還留在邳州。
去往郯城的隊伍就是老秀才在領頭,這都是大明朝廷的好順民,是被當今的世道逼的不得不反的人。他們造反只是為了活命,而當新的活路出現在他們面前的時候,這些人義無返顧的走上了新道路。哪怕這條路並無半分的保障性,但骨子裡渴望安定的心叫他們毅然選擇直面危險。
站在袁時中的立場上你可以罵他們忘恩負義,可如今這個世道,你卻不能不理解這種感情。
留在邳州的萬五千人就是小袁營的主力和附庸之中信不過鄭芝龍的承諾的人了。他們算是小袁營裡袁時中的根基了。與老秀才那波人自然是有不同。
在沒有足夠可以夯實的證據面前,鄭芝龍的‘空口白牙’可是無法說動他們的。
誰讓眼下這個時代,大明朝的信譽已經連張擦屁股的破紙都不如呢?
甚至於,袁時中在招安之後,對於登萊和濟南發來的進援兗州的命令都愛理不理,鄭芝龍不把許諾的錢糧兵戈堆放在他面前,袁時中縱然已經接受了招安,那也不會聽招呼的。
然而現如今是冬季,運河封凍,江海結冰,船隻根本抵達不來。鄭芝龍也沒辦法向金陵開口所要錢糧軍器,那就只能用車馬將大批錢糧兵戈從膠州灣運來邳州。這短期內豈能完成?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