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李鴻章這個人,是近代史上極富爭議的一個人物,在關卓凡的感受來說,也很複雜。
與許多人印象中的“賣國賊”不同,關卓凡一直認為,李鴻章其實不怕洋人。這個“不怕”,不是說他莽撞無理,動輒尋釁,而是說在心理上,他對洋人從未有過畏縮和自卑,這在有清一代,特別是晚晴時期,是一項極為難得的品格。這一點,從他與阿禮國的交涉之中,就能夠看出來。他後期辦外交,無論是對英法,還是對俄日,也都算得上是堂堂正正,從未像其他人那樣奴顏婢膝。
至於經他手所簽署的一項項喪權辱國的條約,那就不是個人之力能夠抗拒的,算是身在其位,不得不替整個朝廷來背這些“黑鍋”。朝中的清流,固然可以對他口誅筆伐,然而其情其勢之下,以中國之大,換了任何一個人去,恐怕也難有更haode結果,難道只憑著一幫書生,口若懸河,下筆萬言,就能說得洋鬼子痛哭流涕,洗心革面,把搶到手的利益交了出來?
必定不能。
然而李鴻章亦有他洗不脫的罪過――私心太重!劉郇膏指他是個功名之士的底子,也正是這個意思。
作為一個讀書人,“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情懷,他是有的,可若說“後天下之樂而樂”,那就不肯了。論到辦洋務,推進中國的近代化程序,李鴻章自然是標誌性的人物,但也正是因為私德不檢,在他過世的時候。李氏家族的財產。居然達到了四千萬兩白銀之巨。那還有什麼話說?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