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以最重要的長門、金牌炮臺為例。
防守長門、金牌炮臺及其周邊地帶的,是時任建寧鎮總兵、膺“達春巴圖魯”封號的張得勝率領的“凱”字九營——彼時的中國軍隊,並沒有任何“海岸炮兵”的概念,不論海岸、江岸,炮臺的守軍,都是百分百的陸軍。
張得勝,廣東翁源人,早年也是狠角色一枚,咸豐元年,即一八五一年,不過二十出頭的張得勝,已由從崖州協鎮擢升安徽記名陸路總兵官;咸豐八年,真除為湖北宜昌總兵官;咸豐九年,加提督銜。
亂世之中,武人的紅頂子,自然是鮮血染就的,張得勝屢立戰功,其最著名的事蹟有兩件:第一件,擒殺捻軍首領張隆;第二件——也是更著名的,同多隆阿一起,率兵圍攻廬州,迫使陳玉成出走壽州,直接導致了陳玉成的敗亡。
然而,這些都是“當年勇”了,自一八五八年至一八八四年,時間已經過去了二十六年,張得勝的官位,沒有任何變化,還是一個“總兵官”,而且,還在一線帶兵,青年時期的壯志豪情,早就消磨殆盡了。
張佩綸視察江口炮臺之時,發現張得勝非但“吸菸漁色,壯志頹唐”,更對所部之操練不管不顧,其部將盡為閩浙總督何璟安插之人員,營官氣焰囂張,並不把總兵放在眼裡,張得勝渾渾噩噩,實際上經已成了營官們的牽線木偶。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