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分卷閱讀118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與小提琴的奏鳴曲”。而這個說法卻是在莫扎特的時代逐漸普遍,而更早的寫法往往是“有小提琴伴奏的鋼琴(大鍵琴)奏鳴曲”。

可想而知,小提琴的地位在當時也就是個伴奏的份兒,就是主角都挨不到邊。如今小提琴作為主奏、獨奏樂器是有其崛起的條件和歷史背景的。和鍵盤樂器相比,小提琴的發展較晚,因為小提琴的侷限性極大。在小提琴得到改良之前,音域是十分狹窄的,不僅不像鋼琴可以同時發出多聲部與和絃的聲音,而且小提琴的聲音偏高偏尖,帶有十分明顯的神經質,完全沒有如今的歌唱性和優美。

在羊腸弦被鋼弦取代,小提琴的音量大幅度增加;弦的彈性、硬度隨著材料的改變而增加,小提琴的高音變得渾厚圓潤有厚度小提琴的演奏音域被放大,不在侷限於巴赫時代的三個八度,小提琴的歌唱性逐步展現以後,小提琴的地位才慢慢上來了,慢慢從配角升級逆襲成為主奏、獨奏樂器。

而小提琴崛起的歷史背景就更加值得說道了,十九世紀歐洲經歷了一場“情緒革命”。古典主義末期和浪漫主義早期最注重的便是情緒的表達和抒發。社會整體越來越激動,越來越重視強烈的感情。因此那個時代的音樂家都是將感情發揮到極致,雖然……整個人、整個時代顯得有些神經質。這種潮流帶來的影響便是愈來愈能接受高音。最明確的證據便是古典音樂樂器的高音在不斷調高。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