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汴梁,陸府。
這幾天可以說把陸垚累得夠嗆。從考試結束後,到殿試的中間一共有五天的間隔時間,而陸垚用了四天的時間,帶著韓韞玉和曹菡完成了回門,雖說這個規距不得不遵守,但是陸垚倒是覺得,這幾天自己過得還算是不錯。除了在韓府和曹府有過短暫的不自在之外,和韓韞玉還有曹菡分別在汴梁閒逛的時間陸垚還是非常開心的。
而時間到了第五天,也就是放榜日。根據之前蘇軾、蘇轍還有曾鞏所說,這次的放榜形式和之前完全不一樣,趙禎選擇在內城外城區交界處的城牆,對外公佈這次殿試的最終成績排名。
宋初,參加殿試的考生總有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的人落第,每次取中多少人由皇帝臨時決定。有的人多次省試都通過了,卻在殿試中被落第,不免產生怨恨不滿,、這對統治階級是不利的。據說有個叫張元的考生,因為多次殿試都落第了,一氣之下竟然去投降西夏,這就反映出問題的嚴重性來了。至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更釀成考生鬧事事件。這一年是著名的宋代文學家歐陽修知貢舉,主持禮部省試。
歐陽修是宋代詩文.革新運動的領袖,他很不滿意當時的知識分子競相以僻詞怪句標榜,至使文風漸失淬樸。於是他透過這次科舉考試對當時社會上盛行的“一切險怪奇澀之文”大加貶抑。在放榜時,被當時社會淮崇的所謂“文章之士”沒有一個取中。於是這些人鼓譟起來,一夥淺薄文人還伺歐陽修上朝時聚眾斥罵他,連街上巡邏的兵卒都制止不住,還有一些人給他寫匿名信,鬧得不可開交。這固然反映了當時文學藝術上革新與保守的鬥爭,但從另一方面看,科舉考試落第對考生的前途確實有很大的影響。當時逗留在京師開封的科舉落第的舉子常有六七千人,遇到國家有事不能正常舉行科考時,就可能耽擱十幾年找不到????????????????出路。據說有些窮苦書生由於殿試落第無力還鄉而流落街頭,甚至投河自盡。這些對維持封建統治秩序是不利的,因此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宋仁宗段式的時候便決定“凡與殿試者始免黜落”,這個安撫措施保證了所有參加殿試的舉子都能取得功名,這種做法以後就成為常制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