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加入合唱?下一首交響曲?”羅尹眼睛睜大,睫毛閃動,“範寧先生是說,在《第二交響曲》的寫作中就想加入合唱?”
“是這個意思。”範寧目光依舊停留在詩班席的方向,“你覺得會怎樣?”
“會受到質疑。來自各個方面的,各個階段的,帶著心照不宣的聯想的質疑。”
“有你嗎?”
“自然沒有我。”她的語氣稍稍變快以示強調,“但會有其它所有人。”
“浪漫主義時期之初的那批作曲家,在創作交響曲時都被吉爾列斯帶來的巨大壓力壓得喘不過氣,在他們藝術生涯的任何時期的任何一號交響曲,都會被大量的同行、欣賞者和樂評人拿去和這位本格主義巨匠來對應比較,他們在創作之前的通用步驟不是先構思靈感,而是先做好自我心理建設...”
“範寧先生,你才23歲,比我大一歲的年紀,而且,你才即將寫到《第二交響曲》。”
範寧低頭無奈一笑,他承認羅尹說得一點不錯。
前世有位巨匠貝多芬,這裡有位巨匠吉爾列斯。
貝多芬並非是率先在《第九交響曲》(Op.125)中加入合唱的,早在寫“貝九”之前,他就抱著試驗心態創作了《c小調合唱幻想曲》(Op.80),其作品脈絡基本同樣遵循了“痛苦-阻滯-冥思-歡樂-超脫”的脈絡,合唱主題聽起來更是和“貝九”基本如出一轍。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