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按照老規矩老法子,撒鹽調理揉拌入缸壓石等序列,大差不差的林小麥也心裡有數,在用不過巴掌大的小耙子耙鹽促使它們冷卻的時候,林小麥見梁伯出去一趟,回來手裡抱了一捆小樹枝,開始削樹皮露出裡面的木芯子,再把木芯子打磨光滑削得兩頭尖,她問:“爺爺,這竹籤子幹什麼用?扎孔透氣麼……嗯,這法子倒是行得通的。”
梁伯笑了笑,說:“大妹,道理是這麼個道理。再一個,我這新砍下的黃花梨木,帶有天然酸味。插在黃瓜中間,促進發酵,又是錦上添花了。不過食品安全衛生最重要,來,你尋個乾淨鍋,開水略煮一下這些籤子。動作麻利點。”
林小麥恍然大悟,爽快答應著裝好籤子往外走,麥希明訝然道:“黃花梨?!是哪種黃花梨?!如果是北艮本地緯度,適宜生長的,應該是黃花梨中的頂級品種——海南花梨?用這種籤子來穿黃瓜會不會太奢侈了啊……”
林小麥吭哧吭哧的笑出聲來,說:“如果用已經成材了的黃花梨……那確然是很奢侈,怕是不會有那樣的傻子。黃花梨要成材,不是砍下來就能用的,還得堆在露天日曬雨淋,打掉外層蟲蛀鳥啄,木質疏鬆不堪使用的那部分,這個過程,短則數年,長則數十年,然後才能拆成木方,經過火烤水浸無數錘鍊,定型之後,才是價值連城的黃花梨木材。至於黃花梨本身,實在不是什麼名貴樹種……七十年代的園林場裡,才買一毛錢一棵樹苗,就算是現在,也就頂了天的二十來塊錢一棵樹苗……折一些帶有樹心的枯枝子下來串黃瓜用,純粹取之自然,不妨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