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五百一十五章 拔高標準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天啟十三年二十四日,豐國公戚金病逝廣州定遠侯府,終年七十七歲。

他這一生隨其叔父戚繼光、戚繼美血戰殲倭,勳垂閩浙,壯猷御虜,望著幽燕,哪怕之後戚繼光和戚繼美遭遇猜忌,他依舊屢建戰功,入朝抗倭,帶兵戚家軍先諸將而登漢城。

薩爾滸之敗後,他變賣家產,自告奮勇奔赴戰場,在天啟元年的動盪局勢下,為大明抗住了後金的攻勢,讓朱由檢有了發動復遼之役的機會。

可以說,如果沒有他,朱由檢想要覆滅後金還需要推遲幾年。

是他和秦邦屏等人守住了遼東,大明才有了中興的時間。

因此,當他病逝的訊息傳到北直隸時,朱由校下旨以親王之禮將其厚葬,並追贈其為豐州王,諡號武襄。

只是,對於戚金生前最後一個請求,朱由校無動於衷。

薊州兵變這件事情,可以說是大明朝史上,除土木堡之變外,從皇帝到百官乃至士卒都最不願意提起的桉件。

為了掩蓋這件事情的責任人,文臣們最後只能把事件的原委怪到了皇帝與所謂的南北軍兵“矛盾”的“歷史積怨”上去。

說的清楚些,薊州兵變這件事情,直接鎮壓的是薊州總兵王保,支持者是兵部尚書石星。

所謂戚家軍,實際到了朝鮮之役前後,已經統稱為了南兵,而支援啟用南兵的,則是兵部右侍郎的宋應昌。

對於薊州兵變的過程,在萬曆年間當時對此事的記載,依然分成了兩個截然不同的方向。代表著明朝中央朝廷對薊州兵變看法的《明神宗實錄》,不乏批評總兵王保“欲張大其事冀以邀賞”,甚至將這起事件描述為“雖長平新安之殺降坑卒未為過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