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別之間的分歧發展成了武鬥。學校的學術權威幾乎全被扣上了反動的高帽子,成為所謂的“牛鬼蛇神”,有的在□□當中被毆打致死,或者不堪凌.辱自殺,有的被送入五七幹校中接受勞動改造。(參見季羨林《牛棚雜憶》)
常言道過猶不及,學校學生即所謂紅衛兵爆發出來的破壞力令當局感到頗為頭痛。他們鬥死了被他們罵做臭老九的老師,再沒有人教授他們知識,工廠和政府機構處於癱瘓狀態,也無法收留他們就業,故而國內一時出現了老三屆將近兩千萬畢業生滯留城市無所事事的局面。
為了解決這個狀況,上山下鄉運動轟轟烈烈開展。大約從1968年冬季開始,城裡所有適齡青年不論男女,都被徵召,下鄉插隊,和農村生產隊的社員一起掙工分過活,人數規模之大、涉及到家庭之多、動員力度之強、國內外影響之深,都是空前絕後。
對廣大知識青年來說。這並不是一段舒適的經歷。八十年代初盛行的傷痕文學如《傷痕》、《孽債》、《年輪》等小說無聲地懷念著他們逝去的美好青春年華,以及在上山下鄉過程中經受的各種傷痕累累。
“真是幼稚。如果是我的話,根本不會輕易選擇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在國內發生的事情做遊戲素材。”趙明珠心中不屑地想,“因為這都是太過敏感、充滿了爭議的歷史。是非功過這種東西,身在局中是一種感受,身在局外又是另外一種感受,等到幾十年後跳出這個框架,用更高的視野來心平氣和看待這件事情,又是不同的感受。以渺小的普通人觀點看待這一歷史事件,不是過於片面,就是過於天真。”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