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南宋目前新的科技體系還未完全建立起來,趙旉借鑑了前世記憶中蘇聯和新中國的經驗,將王府旗下最優秀的工匠(這個數量不少)和科學家(暫時就兩位小孩)聚集起來,對那些影響巨大或者目前急需的科技課題進行攻關。而比起研發出新科技,將已知的科技成果推廣甚至工業化,本來就需要多人協作完成,這才是科技攻關的真正意義所在
例如焦炭的製作方法此時已經出現(注1),但大量生產卻還是在科技攻關後起火爆炸(煤氣與煤焦油都是易燃物,而且古代密封技術比較落後。)的風險後才開始的。
焦炭隨即大量用於生鐵冶煉,其成本接近於用煤鍊鐵,但質量卻完全可以和用木炭煉出的優質生鐵相比,其磷硫含量低的優點使其脆性大大降低,無論是用於鑄造,還是進一步煉成精鋼,都可以憑藉其無可比擬的價效比壟斷國內和國外市場。
而趙旉很快又有了更大的驚喜,有位南渡的鐵匠獻上了一種特殊的鍊鐵工藝,只要增添少量秘傳的新增劑,便能夠大大提高鋼鐵的質量,甚至可以使鑄鐵達到接近鋼材的機械效能。趙旉雖然不是冶金專業出身,好歹也看過“十萬個為什麼”,一下子就明白過來,“接近於鋼的鑄鐵,這不就是球墨鑄鐵(注2)嗎?”
球墨鑄鐵與焦炭這兩樣科技成果的意義極其重大,因為在平爐鍊鋼技術出現以前,因為爐溫不夠,很難將鋼熔化成液態,也就無法用來澆鑄。而即使做得到,也無法直接煉出鋼水,得把煉好的鋼塊重新熔化,成本自然高得離譜。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