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二百二十六章 南疆小強(上)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於是歷朝歷代的中原皇帝們,就只能走上了耗費巨大的“以騎制騎”路線,而那些廢柴則可以繼續混飯吃。反正漢地戰馬稀缺,騎兵必定精中選精,怎麼也輪不到他們。由於自宋代以降,掌權的便少有武人,毫無軍事素養的皇帝和權臣們又如何看得出其中的問題呢?於是,悲劇便一代代地延續了下去

到了明朝,情況卻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由於朱元璋搞的“馬政”,明朝一直都不怎麼缺馬,所以騎兵無敵論自然就行不通了,因為哪怕是地方駐軍,也有騎兵,而且有些敵人比如倭寇,又基本沒有騎兵。於是,“人種論”、“武藝論”又被炮製了出來,於是朝廷養馬也沒用了,只能造新式武器——大炮。可在當時的條件下,火炮不但比騎兵更加燒錢,而且侷限性也更大,於是明朝繼續悲劇

不過,與後來的朝代不同,秦朝承襲了戰國的遺風,二線部隊甚至民夫都有一定的戰鬥力,這一點從“驪山囚徒”身上就可以看出來了。所以,雖然扣去民夫和二線部隊後,南征的五十萬秦軍之中,其實最多也就十幾萬精銳部隊。但是,二線部隊的官兵和民夫們雖說用於攻堅不太現實,但打敗敵軍後由他們據守與屯田,卻是毫無問題的。

這樣一來,那些精銳的一線戰鬥部隊只需專門負責進攻,兵力便不致分散,對付只擅長偷襲騷擾,正面戰場卻不堪一擊的當地人,自然是無往而不勝。而民夫和那些兼作輔兵使用的二線部隊,不但不用消耗聚攏的糧草,反而能夠生產糧食供應前方的將士,後勤壓力自然大大降低。如果是後世日益偏向文官政治路線的大一統皇朝,光是控制南中國的廣大地域,就需要幾十萬軍隊,他們又需要至少三倍的民夫,而且戰線一拉長,糧草消耗又成倍增加,這仗就根本沒法打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