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剛剛緩和些許的目光再度冷了下來。
蕭明晟一看李治這表情就知道父皇這是恨屋及烏了,王皇后如此德行,這個節骨眼上很難不讓父皇遷怒到李睿和李瀅玉身上。
“阿耶……”蕭明晟想勸。他是個能容人的,或者說,他那些個兄弟姊妹,能力平平,他沒一個看在眼裡,提不起那點防備之心。只要不似千金公主做出那等觸了蕭明晟底線的事情,蕭明晟完全沒興趣對付他們。
李睿和李瀅玉,這些年蕭明晟也算是看著他們長大,雖然關係不親近,他還被單方面仇視了很多年,但其實沒有多少仇怨。
作者有話要說:三合一更新完畢,愛你們麼麼噠~
***
王皇后:艹,憋了十年,必須一吐為快!!!
李治&蕭明晟:呵。
王皇后:……這段掐了,別播TAT
*
反派死於話多,一定是因為他們憋了太長時間無人傾訴,所以才會在關鍵時刻叭叭個沒完hhh王皇后說高興了,也倒黴了,攤手。
主角自帶記憶封印的debuff,有觸發機制,比如能夠竊取小世界氣運的系統本體出現。
***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道可道、水墨翎、歸字謠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忘川 38瓶;瑾蘅 10瓶;燕來 5瓶;我超喜歡大大的 3瓶;若伊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援麼麼噠~
第24章 大唐盛世24
“弘兒,你待在這裡。”李治的語氣強硬, 就差說這是聖旨, 這些破事他別管了。
蕭明晟無奈地揉了揉眉心, 果不其然,李治剛出去, 甘露殿外就傳來李治的叱罵,直將李睿和李瀅玉罵得狗血淋頭,還讓人將他們押回自己的寢宮思過, 沒他的命令不準放出來。
這樣的態度, 別說自幼受寵的李睿和李瀅玉被罵懵了, 就是被人緊急請來,在朝堂變動中因為站位精準沒被牽連, 反升任中書令的上官儀都懵了。
上官儀顫巍巍地跪倒在地上, 想到之前傳令內宦悄悄提點他的事情, 陛下衣襟上都還沾著血呢, 這可不是編造的假罪名,而是王皇后真得大逆不道了。
柳爽一案證據確鑿, 王家、柳家以及長孫無忌等人的罪過無可辯駁, 皇帝仁慈, 並沒有因此廢黜王皇后, 還願意給她一個體面, 結果呢?她就這樣報效君王厚愛?
上官儀出離地憤怒了,以至於皇帝讓他起草廢后詔書的時候,上官儀思如泉湧, 筆走龍蛇,幾乎沒怎麼猶豫思索,一紙廢后詔書就書寫完畢了,簡直就像是上官儀老早地在心中擬好了廢后詔書一般。
蕭明晟的心情略複雜。
上輩子,上官儀可是支援廢黜母親的主力軍,現在卻變成了廢黜王皇后的主力軍。瞧那表情,上官儀對王皇后的印象已經低到了谷底了吧。
廢后一事,李治是鐵了心,連等到明日的耐心都沒有。拿著上官儀書寫的廢后詔書,急詔朝中文武百官進宮,宣佈廢后之事。
朝堂本就被李治借柳爽案清理了一番,朝中文武百官不說全是李治心腹,但這會兒是逃過一劫的邊角勢力恨不能夾起尾巴做人的時候。別說王皇后本就不是無辜的,就是王皇后什麼都沒做,他們也不敢為王皇后求情。
再者,這些年下來,他們也看得清楚,皇帝對王皇后沒的說,除了最初兩年帝后不和以外,這十來年的時間都恩寵有加。即使王家犯事了,皇帝也沒冷了王皇后,而是賞賜一番用心安撫。
這陰謀下毒,怕是證據確鑿,不然也不會龍顏震怒,急詔百官入宮,不管不顧地要廢后。
皇后都陰謀下毒了,哪個官員敢為皇后求情。
百官齊齊行禮,口稱陛下聖明。
廢后詔書頒出後,李治揉了揉心口,算是出了半口惡氣。
王皇后都以陰謀下毒的罪名被廢了,太子李睿自然也得不到好。好在李治雖然憎惡王皇后,卻沒有順手將自己親兒子也除了的意思。
王皇后被廢的第二日,太子李睿被李治放出來上朝。李睿上書,以自己失察為由,請皇帝廢其太子之位。
李治連挽留都沒挽留一下,當即就允了,轉頭就封了李睿為靜王兼靜州刺史,加冠後就外放靜州。
李睿和李瀅玉當日求情被李治狠狠罵了一通後便惶惶不可終日,一面擔心著身陷囹圄的王皇后,一面也有些怨恨王皇后膽大包天毒殺父皇,百感交集之下,他們對王皇后滿點的好感度開始下降。雖然還在積極走動,試圖求李治饒恕王皇后,但動作小心了很多,不再像當初那麼不顧一切。
他們倒是找了蕭明晟求情,只是,蕭明晟斷然拒絕了。原因就是,王皇后陳述的罪狀中,有一項便是毒殺他的母親武氏。他與王皇后有殺母之仇,不共戴天。
李睿和李瀅玉只得黯然退去,他們卻不知,王皇后毒害武媚娘一事其實是李治告訴給他的。蕭明晟早就知道是王皇后下的手,李治的告知給了他一個光明正大撕破臉的理由。
皇后被廢,中宮之位空懸。如今李治的後宮裡,位份最高出身最好的便是德妃盧氏,她還有皇子傍身。只不過,這些年下來,長孫無忌拉攏范陽盧氏,兩邊聯絡緊密。長孫無忌一倒,范陽盧氏在朝官員也受到了牽連,倒了大半。單衝著這一點,德妃盧氏的皇后之路就被堵上了。
朝中一些官員更傾向於皇帝再娶一個世家貴女,只是,剛出了王皇后那一檔子事,他們最近一段時間不敢上書催。
還有空懸的太子之位,百官數了數皇帝現存的皇子,除去宮人生的皇子,再去掉有著范陽盧氏血脈的小皇子,現在有望儲君之位的,似乎是四皇子雍王李素節?
當然,論受寵,當屬代王李弘,但問題是,代王身子骨弱,這幾乎是前朝後宮的共識了。
百官難免在暗地裡嘀嘀咕咕,雖正處在風頭上,他們也不敢提立太子之事,但稍微接觸一下已經辦差的雍王以及他背後的蘭陵蕭氏,他們還是敢的。
早已被皇帝派給代王,深知皇帝屬意物件的前中立官員默默地看著這些剛受了一頓收拾的官員賊心不死,不幹實事,整日裡琢磨著從龍之功。他們不會告訴這些人自己的主子是誰,只會默默地看著他們作死。
*
王皇后下毒弒君是誅九族的大罪,皇帝賜了王皇后鴆酒,原本就因為柳爽案牽扯出來的罪名而判了流放的王家人則一部分直接上了刑場。王皇后的父母兄弟被判斬立決,女眷充掖庭為奴。
這一番發作下來,王家死了不少人。但太原王氏家大業大,子弟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