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至、小仙女的豬精 2瓶;於清晰、SeeYure、kko(╯□╰)o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援,我會繼續努力的!
☆、40
第三十九章
梁王……
趙禹宸聞奏, 心下便是一凜,梁王趙德曜,在他未曾登基之前的十餘年裡,他幾乎從未見過這位最小的皇叔, 也只有逢年過節,或是遇著父皇萬壽之時,這位常年在景山守帝陵的小皇叔不會回京, 才會上一份用詞極其謙卑順服的請安摺子,偶爾也迴帶著些節禮之類,多半是些親抄的孝經佛經之流,用來在燈前供奉的,他幼時也曾翻看過, 字字齊整,厚厚的幾十卷,每一張都是一般的用心,毫無丁點汙漬錯漏,且書法一年比一年更見風骨, 顯然, 是當真下了功夫的。
也正是因著這般的緣故,在趙禹辰登基之前, 這位小皇叔在他的心裡甚至還稱得上是一位宗室裡難見的樸實純孝之人,對於父皇對其的諸多嫌惡,他還曾幫著勸過幾回——梁王畢竟是皇祖父的老來子,受祖父偏心偏愛也是難免的, 至於祖父最後有些老糊塗,有意將皇位都傳給小兒子,未曾如願之後有封了梁王,甚至將龍影衛都給了他……這事固然荒謬,但那荒謬的也是皇祖父,文帝駕崩之時,梁王才不過一個兩歲的小娃娃,皇祖父的老糊塗怎麼能怪到一個諸事不懂的小娃娃頭上?
更莫提,梁王懂事之後也算是識趣,二十餘年連都龜縮景山,與太榮太妃兩個守著帝陵,日子過的簡樸又清貧,在父皇的厭惡之下活的近乎銷聲匿跡,如履薄冰,都二十多歲了還連個正經婚事都無,只跟身邊的自小服侍的侍女生了一個女兒,勉強不算太淒涼,即便已父皇那般深刻的成見,這麼多年都連一個問罪的由頭都尋不出來,這麼算起來,宗室裡那真正的罪人也就是如此了。
趙禹宸十四歲剛剛登基,梁王終於回京拜賀之時,他心下甚至還想日後可以留皇叔就在京中住下,多給他幾分體面,也算是全了他這些年來在守陵的清寒。
但不曾想,他這位素來低調識趣的小皇叔,卻是剛剛回京之後,便給了他這個侄兒一個響亮的耳光。
先帝去的急,許多事都沒來得及準備交代,趙禹宸登基之時本就倉促,加之他兩年前也才十四,這個歲數說小不小,說大卻也不大,尤其比起梁王的將近而立之年來,就更顯得他稚嫩的過分。
主少則國疑,這話不是無的放矢,梁王回京之後,足像是要一口氣將這二十多年的隱忍低調都一口氣找補回來一般,先得了宗室府宗令與左右宗正的一力支援,大包大攬的操持起了先帝大喪,朝堂之上,更是謀文臣、拉武將,結黨甚眾,他登基之後多面對的第一樁大事,便是不少朝臣紛紛上奏附議,請封立梁王為攝政王!
好在父皇生前多少還是存了些後手,加上有以太傅為首的一眾忠臣攔著,終究是將這荒謬的呼聲壓了下去。只是經此一事之後,他固然是再不曾輕視這位小皇叔,但梁王蟄伏二十餘年,趁著他倉促登基根基不穩之時一朝而起,卻也已是樹大根深,難以輕易應對。
前些日子,梁王與他請旨,想要前去封地就藩,要知道,梁王因著有皇祖父的偏心,賜下的康梁乃是大燾頭一份的魚米之鄉、富庶非常,又天然有著水利之便。
梁王從前只在景山皇陵,在父皇的眼皮子底下都掀起了這般風浪,趙禹宸如何肯叫放他再去康梁?當下便只借口皇叔守陵辛勞,如今好不容易回京,不忍分別的藉口拒絕了,梁王見狀便也並不意外一般,只說著過幾日便是文帝冥壽的由頭,又回了景山皇陵。
如今西北才剛剛大勝,他就這般忙不迭的回來,狼子野心,當真是丁點也不遮掩!
【這個不要臉的又回來作甚麼?不成,我得叫人告訴明朗小心些,不要再被他算計了去……】
直到耳邊忽的聽到了蘇明珠的這般心聲,趙禹宸這才回過了神,沒錯,梁王自從回京,便對蘇家諸多拉攏,先是與蘇家長子蘇明光相處甚歡,之後又藉著蘇明朗從柺子手裡救下他獨女的事屢屢上門,言必稱恩人。
梁王心懷不軌,蘇家手握兵權,這麼要命的兩個人湊到了一塊去,趙禹宸說不多心驚疑那是假的,此刻聽見了貴妃這句心聲,知道這一切都只是梁王一廂情願,他方才因著梁王回京能生出戒備不禁也略鬆快了一些,想了想後,才抬頭吩咐道:“既是才回來,舟車勞頓,便不必請安了,叫回去,朕過兩日再召他。”
傳話內監恭恭敬敬的低頭應了,倒退幾步,轉身退了下去。
既然聽到了蘇家幼子蘇明朗的名字,趙禹宸想到什麼,便也順勢轉過頭來,與貴妃開了口道:“說起來,蘇都尉年紀不小,卻是還未成親,也是因著蘇將軍為國征戰,沒有父母在旁,這才耽擱了。”
弟弟蘇明朗與她同胞的姐弟,算起來過了夏日的生辰便正好十七,這個歲數放在這,的確是早就能成家生子的時候了,蘇明珠點了點頭:“等的爹爹孃親回來,想必就要給他定下親事了。”
【是得趕快定下了,我怎麼覺著梁王好像是有意把女兒定給明朗……呸,小姑娘才剛十二呢,這麼快就被親爹賣了,當真是不要臉……】
聽了這話,趙禹宸也是一驚,這倒的確不是沒可能,若只是舍了一個侍妾所出的庶女,便能與蘇戰結了兒女親家,想必梁王定然是樂見其成,歲數小也算不得什麼,這會兒先定下,送幾個陪嫁過去叫蘇都尉再等個幾年,慢慢的走完了六禮,什麼事都不耽擱!
這麼一想,趙禹宸連忙開了口:“蘇都尉少年英才,等蘇將軍定下了,定要告訴朕一聲,朕請母后為他們賜婚!”
這是正事,且太后賜婚,體現了帝王看重,又的確是一家子的榮耀,蘇明珠倒也未曾推辭,帶了幾分真心低頭謝了,趙禹宸見狀越發覺著安心妥帖,也是親自扶起免了,蘇明珠面上微微帶了些釋然的愜意,兩人便按著方才說好的打算不急不緩的回了昭陽宮去。
這氣氛一好,趙禹宸一時間便忘了方才貴妃那【待不了幾天】的心聲,等到想起時,也已到了昭陽宮的門口,更要緊的,是叫梁王這麼一打岔,蘇明珠便也再沒有多想起方才的心聲,且這話頭一旦錯過去了,再轉回去總是顯得有些刻意。
待不了不久……或許是說等得蘇將軍回來之後,他也不需再這般“裝模作樣,”甚至還會將她打入冷宮吧?
趙禹宸想了想,覺著應該就是如此,這些日子日日相處,他自然知道,在蘇明珠的心內,一直以為他這這幾日對昭陽宮的偏寵看重都是虛情假意,等到不必忌諱蘇家之後便立即會翻臉不認人似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