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當然是日夜牽掛了!”
方犁搖頭,想起母親,心下當真痛了一痛,道:“我阿孃已是不在了。她去的時候,我曾立誓要為她守孝三年,戒葷戒酒,如今三年未滿。前兒那酒席,我本不該去的,只因初識郭兄,不好失了禮數,只得去了。想是阿孃怪我言而無信了。”
大夏朝以孝治國,為父母守喪本只三月即可,但也有那孝心重的,守個兩三年。甚至有沽名釣譽之輩,在父母墳頭建了草廬連守五年的也有。郭韓聽說他立志為母守孝三年,便回想起那日吃飯情形,依稀記得有一碗紅燒肉十分美味,方犁卻碰都不曾碰過。
他平日頗敬重孝廉之人,此時便對方犁另眼相看,又見他低頭難過,模樣怪可憐的,自己也有些慚愧,說:“這是我的不是了。你為母守孝,這是極好的事。回頭我請了人來作法事,好好告慰你孃親。兒女都是父母心頭肉,想來她老人家也不會太過訶責你。且放寬心好好養著,該請醫的也要請,差什麼東西,只管叫人到我那裡去拿。”
又殷勤囑咐了半天,才帶人走了。方犁鬆一口氣,暗道慚愧,竟連去世的阿孃都勞動了,便對外頭守著的墩兒道:“跟廚房裡說,從今天起,我茹素三月。”
他平日本就不愛葷腥,茹素毫不為難。李財聽了,卻嘆口氣,爬到榻邊,道:“這次是糊弄過去了,下回可如何是好?”
方犁靠在軟枕上,拿手指纏繞著一縷頭髮,想了半晌,忽然道:“剛才我聽他說話,想必這人還是個有孝心的,你不妨去打聽打聽,他父母可還在堂,家住哪裡,有甚喜好。”
李財心思活絡,一聽便明白,這是要從郭韓父母處著手了,忙轉身去找人打聽去了。晚上喜孜孜地來回話,原來郭韓父親小時候便因病沒了,他由母親撫養長大,對母親極為孝順。因那王老闆親眼瞧著郭韓待方犁甚是親近,所以這回連郭母住處也告訴他們了,卻住在另一坊中,並不是上次那去處。
方犁想了一夜,第二天一早,讓墩兒和李財照他吩咐去買樣禮物,兩人滿城裡尋了一遍,挑了隻會說話的八哥回來。晚上方犁又讓墩兒在帶來的藥草中尋出來一支上好人參,翌日清早,把這兩樣禮物都讓賀言春拿著,李財和墩兒跟在後頭,一行人往郭母那裡去了。
守門的老奴來開門時,李財塞了些錢,只謊稱是和郭韓相交極好的朋友,特來拜訪老太太。等進了屋,把兩樣禮物呈上去,郭母看了人參,神情淡淡的,倒對那八哥十分喜愛。方犁又在旁邊湊趣,兩人逗著那鳥兒說話吃瓜籽,玩了一上午。
郭母見方家三郎人乖嘴甜,模樣又好,心裡很喜歡,便要留人吃飯。一頓飯後,郭母聽說方犁小小年紀便帶商隊出門,越覺得他是個有志向的能幹孩子,雙方投緣,又認方犁做了義子。李財在外頭得了這訊息,喜得眉開眼笑,前兩天的愁悶都作煙雲散了。
郭母既喜歡方犁,下午便不放他家去。方犁見老人家慈愛,也有些孺慕不捨,兩人吃著茶接茬聊天。方犁便將進京路上遇到的奇事異事一一道來,他口齒本就極好,講起來繪聲繪色,郭母雖是個有見識的婦人,畢竟常年囿於深宅,聽得十分出神,連旁邊伺候的丫頭婆子們也都聽住了。
兩人說了半日,郭母又問方犁家中親人,聽說方犁父母早逝,頗為心疼,流著淚道:“我兒怎麼恁般命苦!你大哥也是父親早早地沒了,可好歹還有我這孃親,總有個貼心貼意的人。難怪你小小年紀便在外面奔波操勞,若父母還在,豈不心疼得緊!”
正說著,外頭人報大郎回來了。過了片刻,郭韓進屋給母親請安,見方犁隨侍在側,詫異不止。郭母便把認了乾兒子的事告訴郭韓,郭韓聽了,半笑不笑瞟著方犁道:“阿孃這宅子裡的奴僕須得好好整治整治了,怎麼什麼人都往裡放。”
方犁便搖著郭母的手告狀,笑道:“乾孃,前兒我衝撞了阿兄,他如今還生著我氣呢。”
郭母忙為他主持公道,說:“大郎,怎說這種話!我看犁兒性子淳良,不是那不知理的孩子。你們兩個,以前有什麼不快,只管說開了便罷,如今我既認下這孩子,不許你欺負他。”
郭韓只得答應了,看母親正在興頭上,不忍拂了她意,到了這地步,只得收了那點旖旎心思,不甘不願地認方犁做了義弟,心中卻暗暗謀劃,要生個法子為難為難方三兒。
誰知過了兩天,郭母不知從何處曉得了大郎外宅裡那些風流韻事。郭韓喜好斷袖分桃之事,她素日也知道兩分,只是不曾鬧到眼面前來,也就忍著了。如今既然知道了,便想整飭整飭。有一天,覷著郭韓出了門,親去外宅查抄了一番,沒想到外宅裡養著好些個男狐狸精,郭母這回真動了怒,認為大郎被這些男狐狸精絆住了腿,這才遲遲不娶親。於是把小安等清俊小廝都尋個由頭攆出去,又託了七八個牙婆,要與大郎說一房媳婦,好好管著他。
郭家雖財大勢大,但人都曉得大郎不是個好相與的,那好人家兒女誰願意嫁與他?滿城裡牙婆忙乎了一兩日,最後只驚動了一位女英雄。這女子是本城一戶王員外家長女,生得倒也齊整,只一樁事不好,她自小習武,膽大妄為,是以到二十三歲還不曾嫁出去。聽說城裡有名的郭大郎要娶親,便也請了牙婆前來說和。
郭母深知妻賢夫禍少的道理,並不信那些流言蜚語,只命人打聽了一番,得知這姑娘雖頗有些悍妒之名,卻對父母兄弟極為孝敬友愛,她老人家也是個有決斷的,便作了主,要給大郎定下這門親事。
郭韓聽了大驚,只是他雖滿腹手段,卻無法對老孃施展,只得暗中威嚇王家人,好叫人不要應下親事。誰知那王家小娘也是位強人,一語不合,便跟來人爭吵相打,曉得是郭韓做下手腳,便時常帶人來糾纏。郭大郎一方豪俠,總不好跟個女子動手,可憐他內院失火,自顧無暇,哪裡還騰得出手去找方犁麻煩?
後來想著,到底心頭惱怒,便使出雷霆手段,把母親宅裡的奴僕好好整治了一番,那收錢的老奴被跺了左腳罰去馬廄,不經他允許,郭母處連個蒼蠅都不教飛進去。
作者有話要說:
郭韓:方三兒你給我等著!
方犁(磕瓜子看好戲):我等著,你倒是騰出手過來啊……
邊關遠
郭韓這邊不來打擾,方犁便帶著人去買辦漆貨。這回他搖身一變,成了郭大郎義弟,再去漆坊,各坊主對他愈加恭敬,不上十日,在常平換貨的事情便辦妥了。連那些從京裡帶來的絹花珠飾等物,店鋪老闆看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