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通常來說,每到過年,長輩是要掏腰包給孩子們壓歲錢的。這個道理在古代皇帝那裡也通用:每逢朝廷大祀,皇帝在祈天禳地這些儀式之後,總要給臣子和軍民發一波紅包。
在這個過程中,底層的軍兵和小吏們會得到一些錢鈔,布匹和冷肉。而高層的大佬自然看不上這點東西,他們在意的是恩萌:子孫會得到做官的名額。
這波紅包雖說名義上是由皇帝來發,但是實際上花得還是國庫的錢。哪怕是恩萌的名額和等級,那也是有定數和規矩的;皇帝可以小範圍私人調整,大局上是不能改動的。
這種局面通常會在新帝登基時達到高潮。無論是開國皇帝還是後代新帝登基,都會“大宴群臣”外加“大肆封賞”。
這種封賞就相當有含金量了:勳貴集團的傳家爵位就是這麼產生的。每當新帝上臺,就總會有一批新貴,權宦和外戚得勢......一朝天子一朝臣。
當然了,以上這些政治資源和配套的大筆賞賜開支,大出血的依舊是國庫。
事實上,戶部每年撥給皇帝養家的銀子數目是有限的,在一個王朝結構穩定的前中期,皇帝很難從文官集團那裡勒索出不合理的資金用來私人消費。
這裡有一個專有名詞:內帑銀。
內帑銀就是私房錢。皇帝在享受一部分國庫財政的同時,另外還靠著皇商,皇莊,貢品,放印子錢等等手段來搞外快。在清代,皇帝單單在東北、華北等地就設有886處皇莊,由內政府管帳司經管。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