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分卷閱讀541

熱門小說推薦

卻就這樣一夕之間消失不見。此役,使得江湖重新認識到了千羽門的巨大能量。舉手之間毀滅唐門,這是何等可怕的力量。

時間進入十一月,皇帝身子愈發虛弱,患上嚴重的咳疾,日咳夜咳,總也不好。時常休朝,無心理政。朝政全部交由鎮國安平公主代理。

十二月,已入寒冬。大明宮的修繕接近尾聲,皇帝卻不願離開興慶宮回去。李瑾月入主大明宮,改名為鎮國安平公主府的原長樂坊晉國公主府閒置下來。

十二月望日朝會,已擢升中書令的宰相張九齡,領百官上奏聖人,請聖人立鎮國安平公主為皇太女。鎮國安平公主辭,聖人延後再議。

此後連續幾日,張九齡兩度奏請聖人封李瑾月為皇太女之事。聖人也並未拖延,每次都問鎮國安平公主意見,但都被公主辭讓。

三請三讓,第四次,皇帝直接下了詔書,封鎮國安平公主為皇太女,以繼儲君之虛。這一次,李瑾月未再辭讓,接詔,入主東宮。

沉寂了數年的東宮,贏來了它的新主人,一位前所未有的女主人。數十年前武皇登基時的震撼還殘留在大唐百姓的心中,數十年後,史無前例的皇太女的出現,更是讓人覺得天翻地覆。

百姓們炸了鍋,人人都在討論皇太女之事。極為反常的是,朝中卻一片寂靜,一點反對聲都聽不到。

不是群臣都贊成李瑾月成為皇太女,只是這位掌兵公主眼下手握大唐最重的軍權權柄,力挽狂瀾,安定叛亂,這樣的大功績,他們根本找不到半點反對的理由。難道只是因為她是個女子?那當年的武皇又算是什麼?以皇太女繼位,倒也算是名正言順了,武皇以太后之位登基他們都能容忍,皇太女本就姓李,皇帝也相當支援,他們還有什麼好說的。

何況,這位皇太女確實比聖人其他的兒子們要優秀太多,不僅僅領兵有方,治國也相當勤勉,代理朝政這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就已經能將國事處理得井井有條。更是虛心求教,絕不妄自尊大,有禮有節,態度溫和,讓群臣如沐春風。皇太女已經拜張九齡為師,學習治國之道。每日聞雞起舞,夜半點燈,這等刻苦勤勉絕不是裝出來的,而是發自內心這樣做的。

眼看著被安史之亂攪得一團亂的朝局,在李瑾月的治理下迅速恢復生機,短短几個月來,更是蓬勃煥發出新的力量,群臣只覺得,一顆璀璨的紫微新星正在冉冉升起,真正輝煌的時代就要到來了。

然而只有一點,讓群臣擔憂無比。那就是李瑾月的後嗣問題。無疑,李瑾月的兩任前夫都不在了,眼下李瑾月身邊半個男人都沒有,卻有一個楊玉環終日裡不離半步,纏綿陪伴。對於皇太女的私生活問題,群臣也不想過問太多。但既然是儲君怎能沒有後繼之人,皇太女應儘早納入新的夫君,生下個一兒半女才是正事。

每次想到這個問題,很多老儒便覺變扭,若皇太女當真納了夫郎,那入贅的夫郎該如何稱呼?若是太子,那正妻便是太子妃。皇太女,難道要喚作太女夫?彆扭,實在彆扭!

皇太女剛剛入主東宮,這個問題,還是延後再議罷。

開元二十二年的元日到來,大朝會如期召開。李瑾月的皇太女身份正式宣告天下。大朝會的繁瑣複雜,讓身子本就不好的皇帝很快再度病倒。元月初三,皇帝便再度移駕修繕之後的華清宮養病,點名要李瑾月陪同。李瑾月攜楊玉環出發,朝政國事暫時交由張九齡代為管理,李瑾月許諾三日後便歸長安。

其實並非是皇帝點名要李瑾月一起去,而是李瑾月自己要去驪山。因為在那裡,有她這一生最為重要的兩位朋友在等候她。她們不日就將啟程離開京畿,回金陵去。讓她們在驪山上等待自己,是李瑾月做的安排,她讓她們泡一泡溫泉放鬆一下,尤其是小凰兒,她還沒泡過溫泉。她雖貴為皇太女,可再多賞賜也給不了她們。沈綏功名利祿全都看淡,半點都不求;張若菡得以與愛人相守,又有了疼愛的女兒,此生更是再無所求,她實在找不到報答她們的辦法了。

一路前往驪山的路上,天陰沉沉的,有雪粒偶爾飄下,點在李瑾月的面頰之上。她騎在馬上,眺望遠方的灰濛天地,呵出一口長長的白氣。悵然失落,無可奈何,她越是往高處走,越是離她們越來越遠。她明白的,孤寡君路,高處乃寒。她再也不能做那個任性逞能,與夥伴笑鬧的李卯卯了。

將為君,身形已伶仃。天際黑雲將欲雪,離人思歸難訴怨。腸斷驪山闕。

而就在那驪山闕上,沈綏與張若菡正烹茶觀雪,笑然注視著李瑾月手提糕點,獨自舉步走入客院。

“卯卯,你可算來了。”沈綏傾壺,香茗入盞,氤氳熱氣熨皺了李瑾月的心,她不知為何溼了眼眶。

“你要的胡麻餅,也不知你怎的就吃不膩。”李瑾月將手中的紙包放在了沈綏手邊,賭氣般道。

沈綏彷彿沒有注意到她的神情,拆開紙包,拿出一個胡麻餅撇開,分了一部分給李瑾月,又分了一部分給張若菡,自己手中拿著最後一部分,道:

“吃吧,今日是咱們六未會最後一次碰面,吃得飽飽的,咱們好上路。”

“說什麼呢……”張若菡瞪她一眼,沈綏給了她一個安慰的眼神。

李瑾月氣呼呼地咬了一口胡麻餅,碎屑撒了一身她也不管,甕聲甕氣道:

“你們就不能留下來嗎?”

“不能。”沈綏說得毫不留情,李瑾月難過極了,甚至沒辦法抬眼去看她。

“但是卯卯,你需要我們的時候,只需一封家信,我哪怕在天涯海角,都會趕到你身邊。”沈綏溫聲道,隨即她笑道,“你知道怎麼能找到我。”

“我知道你不要那些功名利祿,不要也罷,但哪怕只是做個刑名推官,難道也不成嗎?你們留在長安城,我也好常常能見到你們。”李瑾月嗓音乾澀,彷彿是被胡麻餅噎到了。

“卯卯,二十年前太平公主府大火之後,我便入了江湖。一日入江湖,終生是江湖人。入朝堂實非我所願,不過是為了查明真相,還原當年的一切,給我自己一個明明白白的解釋。但是卯卯啊,經歷了這麼多,我才體會到做一個明白人有多累有多傷,不若糊塗點,我糊塗,你也糊塗,不也挺好的嘛。”

李瑾月沉默不語,淚水順著眼角滴落。張若菡從袖中取出帕子,拭去她眼角的淚水,溫柔笑道:

“你要對玉環好,她小了你那麼多歲,跟著你出生入死,你若負了她,我定饒不了你。”

李瑾月哽咽,淚水洶湧溢位。

“莫哭了,你是君王了,怎能讓人看到淚水。就算要哭,也絕不能在人前。”張若菡將自己的帕子塞到她手中。李瑾月拿著帕子矇住雙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