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天樞說:“巫醫是一個具有兩重身份的人。既能交通鬼神,又兼及醫藥,是比一般巫師更專門於醫藥的人物。”
呂洞賓說:“巫醫,即巫師和醫師,古人多求救助於鬼神以治病,故巫醫往往並提。唐·韓愈《師說》:“~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巫醫春秋之時,巫醫正式分家,從此巫師不再承擔治病救人的職責,只是問求鬼神,占卜吉凶。而大夫(醫生)也不在求神問鬼,只負責救死扶傷,懸壺濟世。殷周時期的巫醫治病,從殷墟甲骨文所見,在形式上看是用巫術,造成一種巫術氣氛,對患者有安慰、精神支援的心理作用,真正治療身體上的病,還是借用藥物,或採取技術性治療。巫醫的雙重性(對醫藥的應用與阻礙)決定了其對醫藥學發展的參半功過。”
蕭天樞說:“那巫醫證明包含了最開始的道教和醫生兩種人的,後來慢慢道士又有道醫,來煉丹就方便多了……”
呂洞賓笑道:“《神農本草經》是戰國、秦、漢以來藥物知識的總結。這部書裡就帶有明顯的方士和仙道的色彩。它把藥物分為上、中、下三品。上品藥一百二十種,久服可以輕身益氣,不老延年。中品藥百二十種,可以抗禦疾病,補虛弱。下品藥百二十五種,可以除寒熱邪氣,破積聚。葛洪引《神農四經》說:“上藥令人身安命延,升為天神,遨遊上下,使役萬靈,體生羽毛,行廚立至。……中藥養性(生),下藥除病”。(《抱朴子??仙藥》)可見上藥就是修道求仙所追求的,這些藥物大都出戰國秦漢時方士所傳,其中對好些藥物都說:“不老神仙”,“長生不老”就是證明。在《漢書??藝文志》裡就把“醫經”、“經方”、“房中”、“神仙”四類書同列於方技略,正說明古代迷信與科學是互相雜糅混在一起的。在上品藥物中列於首位的就是歷代方士奉為仙丹妙藥的丹砂。葛洪說:“仙藥之上者丹砂”。(《抱朴子??仙藥》)“丹砂燒之成水銀,積變又還成丹砂,其去凡草木亦遠矣,故能令人長生。”(《抱朴子??金丹》)葛洪在煉丹中做過這樣的實驗,把丹砂,加熱離解出水銀,水銀和硫黃反應,加熱昇華,又生成丹砂。道士們不理解其中的化學反應,把它看得很神秘,視為仙丹,結果許多人服之中毒而死。李時珍批判道:“水銀乃至陰之精,稟沉著之性。得凡火鍛鍊,則飛騰靈變,得人氣燻蒸,則入骨鑽筋,絕陽蝕腦,陰毒之物,無似之者。……《抱朴子》以為長生之藥。六朝以下貪生者服食,致成廢篤而喪厥軀,不知若干人矣。方士固不足道,《本草》其可妄言哉!”(《本草綱目》卷九水銀條)”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