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有人要問了,鹽引掌握在朝廷手中,直接把稅算在鹽引裡,不就可以完美規避偷稅漏稅嗎?
呵呵,太年輕了。
大明的鹽引,本來就是含稅的。購買鹽引收一次稅,用鹽引購買食鹽,又要再收一次稅。何止收稅,還收了兩次呢!
但每年六億斤的鹽產量,按這兩道稅1300多萬兩白銀,確實又只能收上來100萬兩。
奇了怪了,這稅款是怎麼憑空消失的?
當然是因為開中制啊,兩淮灶戶所產正鹽,99%都得開中輸邊,很多都折算成軍糧了。而且,朝廷還有開中補貼,只因運糧路途遙遠,必須用優惠政策鼓勵邊商開中。
更尷尬的事情在於,開中制度日漸敗壞,而且是皇帝帶頭敗壞。弘治朝改革之後,開中制更是徹底抓瞎,鹽稅很難變現為軍糧。
那些消失的軍糧去哪兒了?
皇帝、太監、勳貴,這三股勢力佔大頭,吃掉的軍糧最多!接著就是文官和武將,同樣從中漁利,導致鹽稅收不上來,軍糧也運不到邊鎮。
王淵很想取消開中制,但暫時還不到時候,必須等到朱厚照死後才行,因為如此改革第一個要搞的就是皇帝!
既然無法取消開中制,無法給正鹽收稅,那就只能從餘鹽下手,從各地官府的鹽課下手。
王淵和閣臣的談話內容,很快就傳到外朝,大家猜猜是誰傳出去的?
嚴嵩第一個找上門,執弟子禮道:“若餘鹽商賣,既有小票制約,又如何防止囤戶官商勾結?”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