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容閎的思想和作為,若窺端倪於他的人生履歷,以下幾點很可以說明問題:
第一,從七歲入讀英國人在澳門開辦的教會學校,一直到二十六歲於耶魯大學畢業,容閎從小到大,接受的教育是完整的“西學”,和“中學”基本不沾邊兒。對“中學”,容閎既沒有什麼深入的理解,也就談不上什麼感情。
第二,容閎是虔誠的基督教徒。
第三,二十四歲那年,在耶魯大學就讀的容閎,加入了美籍。
關卓凡並不懷疑容閎對於祖國的忠誠和感情,不然也不會委以重任,倚為臂膀。但同時,他也承認,容閎這種身份和經歷,使其很難對中國當時的合法政府,抱有真正的尊重。不然,容閎也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當他有意在政zhì上有所作為的時候,先去投靠的,是太平天國,而非朝廷。
當然,容閎的這個特點,對於關卓凡個人來說,在某種意義上,倒並不算是什麼壞事。
可是,若容閎因此而支援“留美幼童”信奉洋教和輕廢“中學”,卻是不能接受的――原時空的朝廷,不論“保守派”還是“洋務派”,包括“留美幼童”最大的支柱李鴻章在內,都不能接受。
關卓凡更加不能接受。
關節點在“留美幼童”的年齡上――這是一把地道的雙刃劍。
自小就接受西方近現代科學、文化的教育,小學、中學、大學“一條龍”讀下來,較之成人後再“放洋”之半路出家。所學自然更加紮實、透徹。思路也更加靈活、開通。更少牽絆,用之於“新政”、“洋務”――中國的近現代化建設,自然更加之得心應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