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分卷閱讀164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書中後二十回中,郭萍和程生成婚已有十餘年,夫妻兩人同為一體,恩愛如初。 郭安是郭萍的長兄,又是程生的知己,甚至從書中的隱晦處,可以看出,其實郭安和程生之間並不單單是知己。 可是,這世上,和郭安聯絡最為緊密的二人,竟然後期也未曾提起過郭安。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如此的匪夷所思,令人納悶,讓人不禁想穿越到千年前,親自去問一問作者本人,究竟有何用意。 但還有一個猜測,也是我在研究晉朝歷史時腦洞大開的猜測。 如果,郭安和郭萍本是一人,那麼一切就可以完美解釋了。 包括後期,郭萍與程生之間的相處的特殊,其實他們二人的相處,完全可以說處於一種分裂狀態。 有時壓根就不像是夫妻一般,而是如同上下級的關係,郭萍在上,程生在下。程生雖掌握郭府大權,卻也還要時不時詢問郭萍的意見。 甚至在下人的視角中,兩人的服飾,座次,都有十分明顯的尊卑關係。 但有時二人,又真的如同全天下的戀人一般,愛意綿綿,情深意重,一舉一動,一言一語完全是情侶之間的相處模式。而且這種感情十分特別,不同於普通的男女關係。 書中多次描述程生受到郭萍的厚待,但程生對於這段感情,彷彿又帶著很深的掙扎。 招婿這段情節,很特殊,結局也令人出乎意料,也許就是掙扎的體現。 也許,化男身,化女身,其實寫的都是程生與結識的一人之間的感情。 性別只是外相,作者真正想寫的也許只是一段感情。 只是,這段感情,或許有些複雜,不被外人所知,甚至不容於世,甚至不能明寫。 作者只能曲寫,變幻人物的性別,模糊書中的朝代,事件,隱秘地寫這段發生在千年前的愛情。 如果說,郭家真的指的是晉朝,那麼郭府的繼承人郭萍,或者說真正的郭安又是誰呢? 當然,我一直保持著一個觀點,《紫釵記》很有可能是兩個人合寫而成。 前期程生和郭安的相識相知片段是一個人所寫,後期程生和郭萍在郭府的相處則是另一個人所寫。 關於我為何如此判定的原因,是因為我發現作者對於人物的態度問題有所不同。 前期作者十分偏向書生程生,並且作者是帶著一種輕鬆歡快的狀態來寫的。 作者如同一個老人,在年老之時邊寫邊回憶年輕時期的悠閒和愜意,他是如此的高興,對程生大加讚賞,對郭安則維持著保留態度,不偏不倚。 而後期作者則十分偏向郭萍,或者郭安。他在一個又一個場景之中,極盡的寫郭萍的真善美,寫她的仁慈,寫她的寬厚,作者無疑帶著一種推崇的態度。而對於在郭萍支援下掌管郭府大權的程生,則是有些微詞。 至於書中談論的家國天下,則是兩人共同創作,經歷了多次的修改刪訂。 而作者,我相信應該是書中程生和郭安身邊的人。 因為全書一直都以一種旁觀者的角度來寫,從不過多描寫主人公的心情,心理,而是隻描述事件,描述對話。 也許,他們見證了這段感情,見證了這段人生,並想留下些什麼。 就像作者自雲一般,是為人而寫,為歷史上程生和郭安的真實原型而寫。 楚瑛想到當初自己看到導師的這篇文章後,得到的震撼,不由得一笑。 過了千年,一切繁華的,熱鬧的,美好的,都已消失。 初衷,真相,輝煌,早已被曲解,甚至被遺忘。 流傳的越久,差別就越大。 但她沒想到,居然還能有人發現所謂的真相,或者說發現大部分的真相。 這可真是一件不簡單的事情。 當年,她是看著這本書慢慢定稿的,她甚至也知道這本書誰所寫。 確實如同導師猜測的那樣,是二人合寫。 一個是朝中的老人,一個是宮中的老人。 一個是正統科舉出生的知名文人,一個是宮閨之中自學成才的侍者。 一個是兩人相識的最初見證者,一個是他們後半生相守的見證者。 雖地位身份差之毫釐,謬之千里,但他們也確實是同道中人。 至於,他們寫這本書,最初一個好像只是玩鬧,一個則是因為遺憾,但後來兩人卻都越來越認真,越來越重視,成書之後更是多次修改,補訂,最後幾番爭論之下,終於定名為《紫釵記》。 一曲紫釵記,道盡半生緣。 斯人皆已逝,唯念紫釵情。作者有話要說:修一下想寫的番外,其實很早以前就差不多構思好了,正文結局反倒是還想了不少時間,後來,想想不如就讓它停駐在最美好的時刻,金榜題名,遊馬過街,風光無限好。一切都是如此的順利,一切糟糕的都還沒能發生。至於,這一卷正文中出現的食物服飾官職,科舉流程,節日風俗,都是查了資料的,並不是瞎編的喲。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