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道:“怎不留著自己戴?看這皮子,怕是在邊郡打的那隻兔兒罷?”
賀言春搖頭,道:“那回趕上匈奴人來,哪顧得上拿它?這是後來我在回程路上打的,打了好幾只。墩兒哥哥請人幫我礬了,我帶回來的。這個你戴,我還有。”
“那就多謝你了,如今天冷了,正想要這個。”方犁細看那皮筒,外頭皮毛油光水滑,裡頭縫著棉布,針腳□□,便道:“這是你娘做的麼?怎好勞動她老人家?”
賀言春頓了頓,沒好意思說這是自己親手縫的,含糊嗯了一聲。方犁又道:“胡安前兒做了點心,回去時記得帶兩樣給你阿孃,好好代我向她道謝罷。”
見賀言春躊躇未答,心裡奇怪,道:“到底怎麼了?”
賀言春想了想,便把阿姊進宮、母親讓他辭工回家等事都細細地告訴了方犁。方犁聽了十分驚喜,嗔道:“嚇了我一跳好的。看你沉著張臉兒,還以為出了什麼不好的事!你娘說得有理,如今你阿孃阿兄都脫了奴籍,手裡又有產業,正該一家人好好過日子,哪有叫你在商隊裡奔波辛苦的道理?再者,你阿姊新進了宮,以後若得了封號,孃家兄弟在商隊做活,說出去臉上也不好看。等李財回來,我叫他先給你算了工錢,你就辭了回家去罷。”
賀言春想到辭工以後,便不能與這些人常見面,心中十分難過,低了頭悶悶道:“我捨不得。”
方犁也自難捨,嘆道:“我心裡才難過好不好?你也曉得,你墩兒哥這人,叫他行商出力,盡沒問題;叫他學寫字算帳,便要打瞌睡。我教了他這些年,前兒叫他把商隊裡賬目攏一攏,他還為難。我尋思著,你這樣聰明,這些小事肯定一學就會,不如教你寫字算帳,在外也好幫襯墩兒。如今可好,你又要回家去,這不是去了我一條得力臂膀麼?”
賀言春聽說要教他寫字算帳,眼都亮了,越發繾綣難捨,道:“我和阿孃說說,再留下來多做幾年,跟著你學識字,她必定願意的。”
方犁本十分捨不得他走,卻覺得強留下也不妥當,想了想道:“我這裡不差你一個,墩兒管賬雖不太行,還有李財呢。李財感激咱們上回救了他,如今也處處和咱們一條心了。你只管回家去,若捨不得,時常回來看看就是。我別的學問沒有,也粗粗識得幾個字,你要願意,趕明兒有空了,我教你就是。”
賀言春聽了大喜,轉眼想到他長年在商路上跑,只怕有空的時候不多,又悶悶不樂。正想著回家怎生說服母親,忽然外頭一疊聲喊,兩人都站了起來。
只見墩兒張張慌慌地從門外衝進來,在院中連聲喊:“三郎!胡爺爺!快出來!快些出來!”
他性子一向沉穩,此時卻露出欣喜若狂的神情來,方犁見了深為詫異,忙出去道:“怎麼了?你不是在外頭打聽皮草行情麼?怎麼這個時辰就回來了?”
墩兒見了方犁,鬥牛一般衝過來,把方犁胳膊緊緊握住,激動得險些說不出話:“三郎,咱家這回要發達了!咱們這回遇到喜事了!你聽我說,我今早出門時,這左眼皮子就嘣嘣地跳……”
方犁見他半天說不清楚,也自著急,幸好這時,李財和絲綢行的一位梁老闆匆匆進了屋,方犁忙撇下墩兒,道:“墩兒你先歇會兒!來個明白人給我好好說說,這是怎麼了?”
李財亦是喜色滿面,一邊把語不連聲的墩兒扯下來,一邊道:“三郎,這是真正想不到的喜事咧!今兒我跟這位梁兄閒談,聽他說西市署正在找穎陽來的方犁,我說這不是咱家三郎麼?來來來,梁兄,你給三郎好生講講,到底署裡找我們有何貴幹!”
那梁老闆開口之前,先道恭喜,笑呵呵道:“想不到穎陽方三郎這般年少!我也是聽署正說的,說閣下義捐錢物,朝廷要重重嘉獎咧。如今滿世界找你,只是找不到!”
這訊息一出來,就如在院裡放了個巨大的炮仗,把眾人都震住了。墩兒兀自喋喋不休地道:“怎樣?我就說是天大喜事!……胡爺爺呢?去那邊新房了?六兒,快告訴胡爺去!伍爺呢?哦伍爺回穎陽了……,快著人告訴家裡太爺爺去!”
方犁呆了半晌,那歡喜才慢慢從心底升上來,見墩兒已經全然亂了方寸,忙道:“這話聽真了?這……我不過做點力所能及之事,怎麼朝廷竟這般重視?”
梁老闆道:“真得不能再真了!如今西市裡都得了訊息,都在問穎陽方郎是誰咧。聽說連天子都曉得你名字了!剛剛李管事已經派人去了西市署,只怕一會兒功夫,署正王大人便要親自登門了!”
這一說,眾人都慌了手腳,墩兒尤為忙亂,無頭蒼蠅般在院裡轉,要灑掃庭院迎接貴客,全失了平日穩重模樣。幸而方犁雖然歡喜,還有兩分沉靜,見指望不上別人,先請了梁老闆進屋,大家坐著說話;又叫六兒去新房那邊叫胡安回來,備辦飲食。那邊賀言春又幫著給其餘夥計分派任務,灑掃的灑掃,擦洗的擦洗。抬眼看見方犁穿著件家常舊棉衣,忙又催他進房換件衣裳好見客,安排得也是有條不紊。
方犁漸漸平靜下來,親去房裡拿出幾罐好茶來,要煮來喝。正各自忙亂間,就聽外頭一片喧譁,夥計飛跑著來報,說是署正果然來了。
方犁忙迎出去,就見門口烏泱泱來了一大幫人,前頭一位四十多歲男子,騎白馬,穿玄色官服,正是王署正,後頭除了幾位隨從,還跟著好些個看熱鬧的,都鬧哄哄站在門口。
署正王大人下得馬來,拱手道:“哪位是穎陽來的方犁?”
方犁忙迎上去,深深一揖,道:“在下就是方犁。大人,先請屋裡坐。”
眾人見他不過十六七歲年紀,都暗暗驚奇,各自竊竊私語。那王大人也大為詫異,上下打量道:“只聽人說起穎陽方郎,不料竟是如此一位少年郎!真真後生可畏!失敬失敬!”
方犁忙致謙遜之辭,引著王大人和隨從往裡走,那看熱鬧的人多是西市裡店鋪老闆,李財和墩兒也都請進來。房中狹窄,便在院中設了席位,請大家坐下吃茶。
彼此坐定後,方犁喚人端上茶點來。王署正見他遇到這等大喜事,卻言語從容禮數周到,深為納罕,不敢因他年幼便小看了他,道:“方郎是幾時回京的?前兒上官吩咐下來,叫我在市裡尋找方郎,誰知遍尋不著!今天才曉到,原來才從邊郡回來!”
方犁忙道:“辛苦大人了!我們七月底從京中出發,前往青原郡,家中只留了位老家人看門。回來後大夥兒又休整了幾日,才到市場中去打聽行情,誰料到竟有這等意外之喜!實